不管藤林杏做下何等惡事,看在當初的功績,我都會給她一次辯駁的機會。只要是情有可原,我也不會無情無義,不念舊情。
可惜,她已經死了。”
義銀一番說辭,很符合他一貫的義理形象,瞬間打消了兩人心中疑慮。
百地三太夫默默點頭,原來主君是這個意思。主君仁厚,如果只是從犯,可能會留條性命。
而藤林椋卻是眼中發光,她忽然發現,自家的處境沒有想象中那麼窘迫。
她差點忘了,主君做事一向厚道,如今又親口承認記得藤林家的首義景從之功。
他對藤林杏之死都心懷感傷,怎麼會對中同組的過失死抓不放呢?藤林家有救了!
藤林椋心念一轉,決定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她伏地叩首說道。
“主君仁義,藤林椋感激涕零。
您離開京都之時,特意將中同組留在近幾,我們姐妹卻沒有辦好差事。
藤林杏死有餘辜,我也是罪有應得,懇請主君懲戒。”
百地三太夫眼中精光一閃,藤林椋好快的反應。聽出主君語氣中的寬恕之意,立即認罪伏法,這是想利用主君此時傷感,冒險闖關。
置於死地而後生,既然中同組的罪行無可辯駁,那隻能利用主君的念舊,為藤林家爭取一線生機。
明白主君並無深挖藤林杏之死的緣由,百地三太夫安下心來。此時,她滿腦子都是不能便宜了藤林椋。
因為藤林杏之死,她刻意陷害藤林椋,想把她也拖下水。雙方勢如水火,再無迴旋餘地。
如果今天讓藤林椋平安過了關,新仇舊恨放在心頭,以後的日子可不好過。
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百地三太夫不想留著這個隱患,哪天一時不慎,腰眼上就得捱上一刀。
她眼珠子一轉,跟著伏地叩首,說道。
“主君,此事也不能全怪藤林椋。
據我所知,中同組被明智大人分為兩部。其一是跟隨藤林杏負責京都,其二是跟隨藤林椋負責近幾各地。
藤林椋奔波各地,不知京都變局,被藤林杏給矇蔽了。
她畢竟年輕,經驗不足,沒有從蛛絲馬跡中看出藤林杏的問題。這是無心之失。
中同組的任務太要緊,壓在年輕人身上確實有些過重,她歷練不足,擔任首領難免會有疏漏之處。”
藤林椋目光一凝。
百地三太夫看似在為她求情,其實處處在說,她的能力不足以承擔忍眾首領之職。
主君仁慈,不會要了自己性命。可如果他被百地三太夫的言辭說動,剝奪了藤林椋的職權,那可如何是好?
藤林家是北伊賀二千石的地頭武家,但除了中同組,在斯波家再無任何權勢。
尼子勝久與明智光秀一直防著舊伊賀眾死灰復燃,不會給她上位的機會。
百地三太夫雖然只有一千石知行,卻手握軍同組大權,是擁有實權的忍眾首領。
她有權力有意願拔除隱患,失去中同組的藤林家就是無權無勢的普通地頭,只怕會死得不明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