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70章賺錢很容易

一旦開始給予年金,就得是永遠不能斷的活源之水,不然會引起人心動盪。

升米恩,鬥米仇。如果事有不諧,主君的恩德沒換來忠誠,反而引發停薪的仇怨,得不償失。

二十萬石領地,四公六民,每年土地收入不過六萬石。以武家常年備戰的消耗,十不存一,那就是每年存不下六千石儲備糧。

換而言之,近幾斯波領每年從牙縫裡擠,都擠不出六千石,甚至三千石糙米都節省不下來。

石田三成大手一揮,每家每戶發糧食,每年不少於四千石,這糧食是從天上掉下來嗎?哪有這麼容易啊?

尼子勝久的質疑不是要拆臺,而是出於一個內政官員的本能,她覺得這年金髮送的數量不靠譜。

但石田三成接下來的話,讓她更是目瞪口呆,無言以對。

石田三成對位上的義銀微微鞠躬,然後對尼子勝久說道。

“尼子大人,每人一年四石的年金數量,還是考慮斯波忠基金剛才建立,妥協精簡之後的數目。

按照主君的要求,每位出仕斯波家的姬武士,都要保證其身後一戶家人有飯吃。

一名姬武士一年吃掉的糧食大概是兩石,每戶給予四石,是按照兩名姬武士的口糧給予。

二石給予姬武士本人,另外二石是給予她的丈夫和孩子。丈夫和孩子胃口小,不如姬武士能吃,以一人一石計算。

所以,這個四石糧食的年金,只能保證一戶三口之家的消耗。

照主君的意思,在斯波忠基金走上正軌之後,必須保證每戶六石的年金,也就是一夫一妻三個孩子的口糧。”

尼子勝久甚是無語,看向主君。義銀默默點頭,承認了這是自己的想法。

瞭解到這是主君的要求,尼子勝久看向石田三成的目光帶上些許同情,這要求也忒過分了點。

斯波忠基金的年金,可不只是傳送給近幾斯波領。照方案看,這是遲早要覆蓋整個斯波家臣團的福利體系。

義銀定下的這個六石糙米的標準,實在是太高了,其實沒必要。

姬武士自己就有職祿或者知行餬口,而且一家之中,很可能不止一名出仕的姬武士。

上陣母女兵,武家可不養閒人,打仗都是拉起親戚朋友一起去砍人。

義銀這是獨門獨戶的演算法,實際生活中,農業社會就不存在小門小戶。

這種只有一個女人當家的小家庭,豈不是要被有許多女人的大家族給欺負死?多女多福,才是鄉間村落的常態。

義銀看尼子勝久不解,微微一笑。

他當然知道按這個數量發年金,會有大量的口糧溢位,但這就是他要的效果。

當麾下武家渴望的是六十分,義銀直接把回報衝上一百二十分。遠超期望的驚喜才是忠心不二的保證,也是義銀現在急需的東西。

糧食是硬通貨,吃不完可以換銅錢,換鹽布柴等等生活必需品。

義銀要做的,就是提高斯波家臣的生活質量,拉大與其他武家的差距。差距越大,斯波家臣團的凝聚力就越強。

就像義銀前世一般,從來只有窮國拼命往富國移民,哪有富國羨慕窮國的道理?

人都是嚮往美好生活的,喊口號是一碼事,但誰真的喜歡捱餓受窮的過日子?

物質是基礎,發展是硬道理。

北陸道商路這兩年的發展,超乎義銀的想象,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

斯波義銀與上杉輝虎的親密聯盟,北陸道諸國多年戰亂期望透過商路得到利益,堺港高田陽乃的商業擴張,東海道的變局動盪。

這一連串的因素,最終發酵出了眾人齊心協力賺錢,不扯後腿不鬧事的北陸道商路利益集團。

即便是三好家與上洛聯軍劍拔弩張,都沒有妨礙到北陸道商路的執行,可見有多少受益者在默默維護著這條商路。

義銀並不擔心斯波忠基金賺不到錢,石田三成負責直江津的北陸道商路事務兩年,對整個商路的運轉胸有成竹。

有他主持斯波忠基金,又有高田陽乃在背後拉偏架。商路沿途各家,也一定會給斯波義銀這個商路的建立者和維護者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