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義賢繼位之後,急於求成,想要一戰吞併北近江。她派人伏擊幕府調解南北近江糾紛的使節,刻意製造攻擊北近江的藉口。”
織田信長冷笑道。
“六角義賢貪心太重,幕府也不是傻子。
讓六角家吞了整個近江國,足利將軍在京都還能睡得著嗎?當然要派人調解,不讓六角家的陰謀得逞。
等等,你說的是謙信公舊事?”
竹中重治點頭道。
“不錯,那使節就是御臺所本人。
御臺所戰陣無雙,六角家的伏擊人馬自然沒有成功。此事反而惹惱御臺所,他轉進北近江與淺井家聯合出兵,這才有了野良田合戰。
野良田合戰其實打得非常勉強,淺井家雖然擊退六角家贏了面子,但元氣亦是大傷。
迴歸北近江統御的三郡之地,淺井家只有統治之名,卻無力真正管轄當地。
隨後六角義賢再度北伐,又遭失敗。淺井家自身虛弱不堪,只能藉助三郡武家之力抵禦外敵。
這就導致三郡挾功自重,淺井家想要實控三郡之地,越發艱難。”
織田信長想了想,問道。
“你的意思是,讓我幫淺井長政拿回三郡的實控權?”
竹中重治點頭稱是。
“淺井殿下雖然才能過人,但淺井家在北近江的統治隱患重重,讓她無法強硬整合三郡。
三郡之地只是名義上臣服淺井家,兵糧役一概不理,這讓淺井家臣團非常不滿。北近江這三年來,內部矛盾一直很激烈。
內部矛盾無力解決,淺井殿下只好透過對外開戰,希望拿到更多好處,緩和內部矛盾。
這才是淺井殿下積極參與上洛之戰,希望從南近江拿回更多領地的原因。
南北近江交戰多年,雙方武家的仇恨,甚至能追溯上百年之久。
北近江的領袖淺井家,就算拿到南近江之地,也很難統治當地。南北對立情緒太重,當地武家必然桀驁不恭。
其實對淺井殿下來說,南近江是雞肋,食之無味。但北近江三郡無法解決,她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征伐南近江之地。”
織田信長看了眼侃侃而談的竹中重治,忽然想起她出身美濃國不破郡,不破郡就是美濃國與北近江邊界的郡地。
也難怪她對北近江內部如此瞭解,對淺井家的困境知之甚祥。
織田信長問道。
“那照你的意思,我應該怎麼幫淺井長政?”
竹中重治說道。
“淺井殿下運籌南近江之戰,拼著春耕受損,也要出兵。
如今戰果寥寥,秋後註定歉收,家臣團自然對織田家不滿。
大殿您可以雙管齊下,爭取淺井家的好感。
其一,您控制的領地都是土地肥沃,糧食高產之地。可以用糧食補貼北近江秋後的歉收。
其二,織田家有三萬戰兵上洛,如今在南近江之地雌兵無數,足以震懾宵小。
只要您支援淺井殿下徵收三郡之地的兵糧役,三郡武家絕不敢忤逆。她們雖然愛財,但更怕死,會明白好歹的。
高島,犬上,愛知三郡,唯一有些麻煩的,大概是位於犬上郡的斯波家藤堂領。”
織田信長一抬眼,重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