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川元常瞄了女兒一眼,知道女兒是吃到了丹後國兩郡之地的甜頭,有些埋怨明智光秀這次不帶她玩,自個兒吃獨食。
對此,細川元常開解道。
「明智光秀做得也沒錯,你馬上就要生了,此刻如何帶兵?
再說了,明智光秀這次出征,動員近畿親斯波各家人馬,我和泉細川
家也有出兵相助。
無非就是戰功分多分少,你要相信明智光秀心裡有數,不會虧待了你這個鐵盟友的。」
面對母親的開解,細川藤孝不爽道。
「我現在是待產之身,明智光秀難道就不是嗎?
她懷著孕還要強行出陣,本就是不合適的是,還要選夏收之後出征,不知道是何道理,讓我有點想不明白。」
武家征戰最好的時間點是春耕秋收之後,農閒時間長,動員勞役輸送軍需,經濟成本最低。
軍隊也不用顧念家裡的田地播種收成,沒有了後顧之憂,就可以安心作戰。
夏收之後的農閒其實也可以,但秋收稻米是武家一年中最重要的事,這時候遠征打仗,總是不好。
明智光秀雖然很少領兵,但畢竟是大將之選,這等道理她應該是明白的,怎麼這次就犯了糊塗呢?
細川元常忽然想起一事,說道。
「可能是為了織田殿下吧?
聽聞,織田殿下要親自前往京都,為明智軍送行,但她的產期就在你的後面,暫時不方便行動。
也許,明智光秀是想等織田殿下產後修復,畢竟織田殿下親自送行是一份少有的榮耀。」
細川藤孝是在去年初夏懷孕,緊接著就是盛夏時分懷上神裔的織田信長,仔
細算起來,織田信長也該進入預產期了。
母親的猜測讓細川藤孝心中浮起一陣異樣,於是追問道。
「因為織田殿下貿然斬了波多野秀治,在丹波國充當人質的明智之父,慘遭波多野家殺害。
織田殿下與明智光秀因此變得疏遠,好像已經許久沒見過面了,織田殿下怎麼會決定到京都為明智軍送行助威?」
細川元常搖頭道。
「具體的情況,我也不清楚。
只是聽說,這件事是織田殿下和離的前夫濃君出面說情,因為齋藤義龍的繼承人齋藤龍興在明智光秀軍中,要在這次戰事完成初陣。
齋藤家就剩下這一根獨苗,復興家業的希望都在她身上,濃君作為齋藤家之子,自然熱心。
織田家現在是如日中天,織田齋藤兩家當年爭奪濃尾平原的舊時恩怨,織田殿下已經不放在心上。
她正好給濃君一個面子,赦免齋藤龍興,也好恢復一下與明智光秀之間的關係。
畢竟,明智光秀是斯波家的重臣,主管外交事務,織田殿下與她關係鬧得太僵,也不利於斯波織田兩家的合作。」
明智光秀主持伏見城體系,一直擔當斯波織田兩家溝通的橋樑,細川元常的猜測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