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54章擴大的南蠻貿易

麗璐說道。

“澳門的開埠是一個意外,是葡人商船透過借地曬乾貨物為由,向天朝的巡海使官員行賄,得到的一個落腳點。

當然,葡人在這裡嚐到了甜頭,已經開始接觸布政使一級的官員,希望正式租借澳門。

葡人甚至希望天朝能在澳門設定關稅壁壘,只要能夠得到天朝承認的貿易渠道,她們不介意多付一點錢。

因為天朝對外限制商品流出,葡人在澳門得到的貨物,可以在其他地方賣出高價,天朝徵收得那點稅並不多。

可現在的問題是,葡人還沒有打通天朝的官方,只是透過行賄得到了租地,貨物渠道相當於走私。

所以,她們不敢太過招搖,暫時只能增加五成天朝貨物轉運量,但價格可以減少兩成。

當然,新增的五成貨物以及八折優惠,只透過南蠻總代理渠道,走大宗貿易,不參與市場零售。”

義銀笑道。

“她們是怕我們賴賬?還是怕東西賣不出去?”

麗璐聳聳肩。

“島國對南蠻商人非常苛刻,尤其是近畿這裡,甚至不允許南蠻人下船貿易,岸上教堂區也是透過大量金錢買來的,非常不容易。

貨物量太大了,南蠻商人還要趕著季風回去,拖延不得,所以她們希望透過大宗貿易一次性買斷。

當然,價格非常實惠。”

義銀點頭道。

“確實,很實惠。”

多五成貨物輸入,八折優惠,如果這筆生意做成了,斯波家要發大財。

天朝輸入島國的物資看似不起眼,其實非常重要,那都是生活必需品。

白糖,食鹽,布匹,島國也有產出,但一方面是不夠多,另一方面是質量太差,天朝貨就是精品,奢侈品的代名詞。

而鐵鍋,漁網,銀針這類都是必需品,做飯,打魚,縫補,日常生活必不可少。

別看這些東西不起眼,其實是古代的高科技產品,島國就是造不出來。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吃的,還是用的,這些都是消耗品,會吃光,會用壞,需要時常購買新的。

日常消費的商品是最賺錢的,因為客人會反覆購買,一旦形成依賴,也不會隨便換渠道。

所以出貨量大,利潤穩定,是最優秀的商品。

島國的進口貿易,一走琉球,二走朝鮮,途徑九州博多港,下關海峽,進入瀨戶內海,透過堺港上岸,走東海道北陸道,進入關東。

現在的島國進口貨物價值,在博多港進入時候價值一百萬貫,抵達堺港加增到兩百萬貫,透過東海道北陸道商路增長為五百萬貫。

因為天朝商品的稀缺性,分銷到島國各地之後的必需品,價格更是上不封頂。

這就像是蒙古草原與中原大地的關係,蒙古草原需要中原大地的鹽鐵茶布,要麼買要麼搶,總得想辦法弄回來。

這就叫生活必需品,少了它就沒辦法生活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