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情況下,富庶的地方缺乏武勇,彪悍的地方多半窮苦。但越後國,卻是特殊地理環境導致的例外情況。
富庶帶來的精銳裝備,凜冬帶來的尚武鬥志,結合成為奇特的越後武家集團。
即便沒有斯波義銀存在,越後武家也有底氣南下橫掃關東平原,打得北條家抱頭鼠竄。
上杉輝虎雖然缺點很多,但她是真的很能打,不然也壓不住彪悍的越後武家集團。
北條家在關八州虐菜虐久了,第一次遇到越後武家,用純粹的軍事實力去對抗,一定會吃個大虧。
越後武家集團最大的問題就是迷信武力,內部不穩。一旦對手轉換思路,玩起戰場之外的盤外招,激化越後內部矛盾,多半能奏效。
不論是武田晴信還是北條氏康,在政治上都比上杉輝虎成熟,不缺乏對抗越後的謀略手段。
但要是隻拼軍事力量,能用鐵腕手段鎮壓整個越後武家集團的上杉輝虎,可以一個打她們二個。
———
斯波義銀望著外面越來越大的風雪,身後的上杉輝虎說道。
“北條氏政到了,談判會在下午開始。”
義銀愕然道。
“這麼急?”
他又望了眼外面的風雪,有些明白過來,嘆道。
“確實是個有利於她們談判的天氣,難怪她們急不可耐。
駐地那邊的軍勢怎麼樣?暴雪之後補給沒出問題吧?”
上杉輝虎驕傲道。
“您也在越後住了兩年,這裡的雪季怎麼能和越後相比?惡劣程度差得遠了。
越後武家早已習慣寒冬艱苦,她們不會有問題。”
義銀搖頭不語。
上杉輝虎的話的確很提心氣,越後武家也耐得住苦寒,但上位者卻不能這樣考慮問題。
冬季出征的消耗遠遠大於春秋,不說天冷熱量消耗大,吃得多。光是保暖的衣物帳篷柴火,就能壓垮武家薄弱的後勤補給能力。
武家打仗,往往有小規模,短時間,近距離的特點。
地理上,山脈分隔的小平原之間作戰規模不會太大,常年爆發低烈度的小規模戰事。
政治上,守護體系下的守護大名,往往權力分散,很難動員大規模軍隊遠征。而脫離守護體系向集權發展的戰國大名,尚未成型。
換個角度看,日本武家雖然善戰,但缺乏大兵團作戰經驗,後勤補給稀爛。這也是明日朝鮮戰爭中,日軍被明軍吊打的原因。
不管區域性戰術上取得多少勝利,整體戰略上完全是失敗的。
戰前,沒有成熟的官僚體系組織後勤補給,軍需物資大半靠掠奪當地補充。
戰時,各部缺乏聯絡,沒有長期統一的軍事機構協調下令,幾乎無法協同作戰。
雖然日本能集結天朝兩省水平的人口和經濟發動戰爭,單兵作戰兇狠,戰鬥意志頑強。但在國運級別的大戰中,這點優勢不夠看。
沒有支撐數千裡外作戰的成熟後勤體系,缺乏大規模兵團作戰的經驗。這些悍不畏死的日本武家,會被明軍無短板的體量優勢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