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
益都郡。
作為韓楨的龍興之地,經過三四年的發展,已變得極為繁華。
在地理位置上,雖比不得濟南府水路暢通,也不比得青島鎮背靠膠州灣,可隨著高速公路的貫通,讓益都成了連結整個山東的核心樞紐。
南來北往的商客,都會在此落腳。
大量的流動人口,帶動了服務業以及工商業的蓬勃發展。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太平。
對古代而言,能過上幾年太平日子,那簡直不敢想。
蜀中為什麼能一躍成為整個趙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
就是因為在孟昶的治理下,蜀中四十年無戰事。
整整四十年啊,五代十國時,外面都打成狗腦子了,蜀中百姓卻安居樂業,穩定發展了四十年。
孟昶被俘,押往東京城之時,蜀中百姓無不痛哭流涕,爭相挽留。
一旦環境安定,百姓會自發生產。
加上益都是最早的政策受益地,鼓勵開荒、輕徭薄賦、攤丁入畝等一系列舉措,讓益都百姓生活豐實。
金色晨曦灑落,煙火氣息充斥著大街小巷。
趙桓神態慵懶,邁著悠閒的步伐,漫步在街道上。
“趙官人早。”
“王員外早。”
“可用過早飯了?”
“還沒呢,這才剛出門。”
趙桓一邊走,一邊笑呵呵地與熟人打著招呼。
他們一家定居益都已有一年光景,又開了間書坊,開啟門做生意嘛,自然免不了要與人接觸,因此倒也認識了不少人。
不過韓楨並未暴露他的身份,對外也只是說趙桓在山東頤養天年,除了知州與密諜司千戶等少數幾個官員外,其餘人都不曉得。
路過一間湯餅湯,趙桓忽地頓住了腳步,嗅了嗅鼻子,面露驚奇。
攤主見狀,笑著招呼道:“趙官人果然不同凡響,一眼就看出了不凡。”
趙桓問道:“今日的湯餅好香啊,放了甚佐料?”
攤主卻不答,略顯神秘道:“您嚐嚐?”
“來一碗。”
趙桓說罷,尋了個位置坐下。
“好嘞,您稍待。”
攤主吆喝一聲,開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