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
蕭慶率領一千餘騎兵狂奔。
直到徹底出了代州地界,才漸漸放緩馬速。
徹底停下後,眾人翻身下馬,給戰馬餵食喂水。
太師奴問道:“千戶,高虞侯怎麼辦?”
此人亦是契丹人,原先就是蕭慶的部將,隨他一起降了金國。
蕭慶沉吟道:“高佛留不犯傻,豫州軍留不下他,我們在朔州等他一日。”
一千輕騎,想走誰能攔得住?
若是一日後還等不到,那就說明高佛留凶多吉少了。
休息了一個時辰,蕭慶不敢久留,率兵直奔朔州而去。
此番受挫,並非全然沒有收穫,起碼讓他知道,豫州軍的斥候很不凡。
在斥候的交鋒上,自己完敗。
要知道,一切戰術都是建立在情報資訊上的。
而情報資訊獲取來源的唯一途徑,只有透過斥候傳遞。
斥候,就是一支大軍的耳目。
別人比你看的遠聽得清,自然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抵達朔州境內後,蕭慶這才放下戒備心。
河東路就是山西。
整個山西乃是高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除了一座座高山之外,還有長城禦敵。
一道綿延四百餘公里長的太行山脈,如同一條分界線,將河東路與河北分開。
太行山脈右側的河北,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
左側,則是黃土高原。
這樣的地理環境,註定了金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反之韓楨想要反攻,卻困難重重。
駐紮在陳家谷,等了半日,總算等來了高佛留。
只不過,一千騎兵只回來六百餘,高佛留右臂膀中箭。
蕭慶問道:“怎麼回事?”
高佛留語氣虛弱道:“稟千戶,卑下率領一千騎兵打算從房山繞回代州,卻不料遭遇豫州軍伏兵,神臂弩幾輪齊射,損失了三百餘弟兄。”
他身中一箭,失血過多,又架馬狂奔了兩百餘里地,眼下還能保持清醒,已經算是一員猛將了。
“回來就好!”
蕭慶並未責怪。
三千騎兵,陣亡七百餘,傷者五六百,近萬匹戰馬只剩下六千餘。
清點完戰損後,蕭慶心頭嘆了口氣。
回去之後,定然會被元帥責罰。
……
豫州軍阻擊金人騎兵的戰報,隔天就經八百里加急送到韓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