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吏們得了命令,立刻帶領民夫開始拆解銅像。
眼見著數名民夫爬上道臺,紫袍道人正要開口阻攔,卻見押司目光冰冷的盯著自己。
又瞥了眼殿外的青州軍,紫袍道人面色煞白,一句話也說不出。
就在這時,一名民夫高呼道:“李押司,這銅像好似是陶的,只刷上了一層銅漆。”
“假的?”
李押司看了眼紫袍道人,冷笑道:“給俺砸開!”
聞言,幾名民夫立刻揚起大錘,朝著銅像的腦袋砸去。
啪!
銅像的腦袋竟如陶器一般,轟然碎裂。
緊接著,無數銅錢嘩啦一聲,從神像內部傾洩而出。
“完了,全完了。”
看著散落滿地的銅錢,紫袍道人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失魂落魄的喃喃自語。
“哈哈哈!”
李押司仰天大笑:“俺就說你萬壽宮放了這麼些年的印子錢,怎會就這麼點,原道是全藏在了神像裡。繼續砸,所有神像全砸開,一個不漏!”
只是目測一番,他便算出這一個神像之內,起碼藏著數千貫。
而萬壽宮大大小小的神像,足有幾十個。
如此功績,足以讓他的當月考核上,得一個上甲!
補官想為官,除了參加鎖廳試之外,還有一個途徑,那就是憑功績升遷。
這是為了照顧三班胥吏以及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書吏。
畢竟絕大多數三班胥吏,只是認得些字,時政策論一竅不通,根本沒法參加鎖廳試,這對他們來說不公平。
於是,韓楨與一眾官員商議後,決定再額外增添一條上升通道。
若有補官能得到三次上甲的考核評級,便可晉升為官員。
當然了,上甲極其難得。
另外,為了避免補官賄賂上官,求得上甲的評級,韓楨採用了追責制。
給出上甲的原因,官員要詳細記錄在冊,呈交督察處查驗備份。
一旦補官犯事,督察處便會憑藉這份記錄,追責官員。
如此一來,官員們便多了一層顧慮。
一車車銅錢,從萬壽宮被拉出,運往十幾裡外的縣城。
李押司居高臨下的看著紫袍道人,高聲道:“縣長令,往後僧道不再免除賦稅,嚴禁放印子錢,同時香火錢交十抽八的稅。所有宗教,歸屬宗教事務院管理。違法者,一律嚴懲!”
說罷,他揮了揮寬袍,心滿意足的出了萬壽宮大殿。
……
這番整頓僧道,一共回收了三十餘萬畝田地,以及上百萬貫的錢財。
此外,還搗毀了三十多個淫祠,以及五處摩尼教窩點。
這些錢財和田地,韓楨讓各地府縣存留,用以安置下山的逃戶。
配合劉錡清剿匪寇,以及各郡縣掃黑除惡行動,整個山東之地,將會煥然一新。
不說夜不閉戶,但治安要比先前好上無數倍,起碼百姓走在官道上,不用時時擔心被強梁匪寇劫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