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注意力集中之後,立刻就顯現出了不同。
按照一般的觀點,老人身上的老人味,與面板新陳代謝緩慢,沉積死皮有關。
他身上的老人味比其他同等年紀的老人清淡許多,昭示著身體機能大抵相當於五十多歲的樣子。
這其實也可以作為一些判斷壽命的依據,這位池師傅無災無病的話,起碼能夠活到一百歲!
“大道就在飲食中啊,凡人也有辦法延壽二三十年,相當於比同等境界高出好幾成。
倘若換成結丹修士,元嬰修士,自身注重保養,精益求精更難許多,但也應該還有數百上千年的極限可以壓榨!
這些實在不必什麼靈丹妙藥,只需要四個字……
持之以恆!
但即便如此,沒有好的媒介也是無法完成的,他所用的這些百花品種,還有飲用的水源,必定優於平常人家。
我在螺螄道場的時候,其實也曾經和妱夫人一起研究過這一問題,妱夫人那邊所產的香口茶,靈蘊更足,但乍看起來功效反而還有所不如。”
這是讓李柃非常迷惑的一點。
這位池師傅有花食,難道別人家就沒有了嗎?
這又不是什麼獨門秘方。
而且像妱夫人之類的修士,難道會缺持之以恆的功夫?
她們斷斷續續飲用這類東西,同樣是以十年數十年為單位的,功效似乎也沒有那麼明顯。
當中的差距,究竟是從何而來?
或許就連池師傅自己都沒有注意到這個關竅,他所總結的經驗也就聽聽罷了。
這個時候,李柃忽的見到,此前搗臼的那個少年躲在一邊吃餅。
他還只是個孩子,聽著大人聊來聊去,沒甚意思,嘴饞起來,也顧不上什麼貴客不貴客,教養不教養,吃個餅再說。
隔著房間牆壁,李柃感應到他先是攤開餡餅,又從旁邊拿起一瓶薔薇露,如同醬油般,灑了些許在上面。
這才美美的咬上一口,大快朵頤。
這是他的習慣,做得自然無比,李柃卻如恍然大悟,分出一縷神識籠罩那少年,仔細觀察起來。
“這人身懷香體,人香具足!”
李柃有些震驚。
等閒凡人的身體其實是臭的,在李柃下意識的遮蔽之下,方才摒棄了諸般雜味,排除掉許多令人不適的氣味。
即便親近如朝姝,麗居這些丫鬟,也難免有腥穢惡露之臭,這是人類正常生命活動所產生的雜味,傾向於物質層面的感應。
好在李柃懂得自我調節,不然準得給這種敏銳的天賦折磨瘋掉。
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也是同樣的道理。
當然,他也不會蠢到給自己找不自在。
修士擁有神通能力,也同樣可以自由調節自己的這種感官,不至於滿眼汙穢惡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