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栽培出來的人才,還不見得一定比宗門學院內接受常規教育長大的優秀。”
慕青絲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有的時候,能否成才也是要看造化的。”
李柃道:“是啊,造化……看來這宗門精英的確不能強求,還是得堅定以前的路線,靠著普及教育篩選出來。”
慕青絲聞言,點了點頭。
她以前就曾從李柃處接受過機率論的概念,心性根骨俱佳的天才,的確可以靠著機率堆積出來。
小宗靠賭博,撞大運式崛起,大宗就得紮紮實實傳功授法,栽培人才,擴大平庸之輩的基數了。
李柃是深曉凡人之道的人,更加明白這個道理。
“修士從凡民之中來,沒有凡民,哪來的修士?
想要代代都有築基以上的真傳弟子,甚至誕生出結丹修士,這個基數絕對不能小。
但是迄今為止,本宗都未曾出現過那些傳統大宗的頂級天才,即便是在香道頗有天賦的池英庭,若非有我資糧機遇上的刻意傾斜,同樣也只是中人之姿。”
慕青絲道:“這是夫君你的要求太高了,你說的中人,是按照天下強者的標準來計算,便是天雲宗的天雲七子,放在整個修仙界也只不過上等而已,積香宗底蘊尚淺,何德何能出得了那樣的天才?”
李柃道:“也是,單隻中等的話,將來都可能有機會超越血鯊王,成為真正的強者。而且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小時候貪玩是天性,懂事了也未必見得不會刻苦努力。”
慕青絲道:“所以你總是放任他們貪玩,但是事後加倍刻苦補回來,讓他們知曉代價為何物?”
李柃笑道:“不錯,知我者,青絲也。”
兩人談了一會,又再看起桌面上的那些新調香品。
“夫君這些時日致力於研製新香,著實豐富了香道大典的內容,最近這段時日又有什麼新發明?”
李柃道:“還真有幾品,分別是龍華香,百蘊香,九回香,恆春香。”
當中最貴者應屬恆春香,《香乘》載曰,方丈山有恆春之樹,葉如蓮花,芬芳若桂,花隨四時之色,昭王之末,仙人貢焉,列國鹹賀。
王曰,寡人得恆春矣,何憂太清不一。
恆春一名沉生,如今之沉香也。
這可以說是古早時期沉香的異名,但據李柃今生考據,將其和普通沉香區別開來,用之於一種更具神妙功用的香品命名,乃是足以延年益壽,容顏常駐的香品。
凡人常焚之,能增壽甲子餘,百歲仍耳聰目明,猶青春常駐,故名恆春香。
龍華香是漢武帝時海國所獻,典籍之中尚無具體記載,借其名以應龍華之氣,能召香神,用於增益龍火香香神的修煉和強化。
百蘊香則是趙飛燕曾用之香品,李柃借其名以注自己所研之香,擁有改變自身道體性味,百變多端的特效,常用能模擬靈根性質,增益神通之能。
這也是一種重要的發明,因修仙界中,靈根資質是許多法門的根基,但並非人人都能天生道體,根骨奇佳,用其可以在信靈香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提升修煉效率。
至於九回香,同樣是假名託借所用,原為趙合德用之於沐浴香品,今為金創傷藥,補益氣血精元所用,乃是機理迥異於茶蕪香系列,但卻又的確擁有著治療妙用的新香品。
末了,李柃總結道:“成就結丹之後,我的修為造詣已經足以支撐起許多研究探索,自身所催化的香魄更具神通妙用,但一切根基,仍然還是在這些靈蘊材料所調和而成的香品,故而始終不忘在其中努力。
當然,神通法術方面,我也沒有落下,除卻此前咒殺血鯊王所用的燒骨咒法之外,還有大小神通十餘門,輔助功法十餘種,殺招三式得以成型,只是這些年間閉關潛修,始終未曾用於實戰而已。
除此之外,就是把過去《眾妙化香訣》,《香神觀想法》整理精修,香形術,煙遁法,返魂歸竅,聞香入夢種種也漸至精通。
更有香火願力之研究,漸趨封神有成,只是我始終感覺這一法門和我香道真諦格格不入,始終不願多費功夫,我正考慮著,離膺他們對此頗感興趣,是否要將其傳下。”
慕青絲道:“這個你就自己好好考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