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柃看了一下,道:“她的三魂七魄已經順利返回,但畢竟不是大能高手,出竅過久,已經受到難以逆轉的損傷。”
呂閒雲大急:“難道這就是凡間常說的離魂症嗎?”
李柃道:“不錯,有神氣不寧,每臥則魂魄飛揚,覺身在床而神魂離體,驚悸多魘,通夕不寐,蓋因尋常生靈神魂脆弱,在外受到損傷之後,無法自安。”
呂閒雲道:“那該怎麼辦才好?天可憐見,師妹啊,你怎麼如此命苦……”
李柃:“……”
算了,救人救到底,也當是為研究神魂與性命之間的關係,為著自家妻子晉升元嬰或者謀求重修而打個基礎吧。
其實李柃早已知道,這個楊鶴會如此了。
當初他在那邊心血來潮,感應到了此女遭遇與神魂本質方面的受損有關,恰正應對元神離散,失魂落魄之症。
正好這些年間,他接連不斷探究智慧香,感覺此中奧秘與天地,靈性,智慧聯絡起來,愈發的奇妙無窮。
往小處說,這只不過是一些聻靈層次的道果,精神方面的靈丹妙藥。
享用此類香品,能得智慧之助,平添一些無師自通的奇妙體驗。
再往深處發展,則是神通法術,天賦異稟。
而往大處說,更是智慧靈性方面的道果,涉及到天地大道之中的自然造化。
人之為人,就在於擁有靈性智慧,有情眾生都擁有著識想,靈性,智慧,這是和無情眾生的區別。
它是一切奧秘的總和,是不可思議之玄妙。
因此,李柃攢靈為香,將之提煉成為大圓鏡智香。
此香可以假託任何香魄為載體,只是注入靈性,各方效率不同,具體的效果也不盡相同。
遂定下檀香為主材,輔以玄臺,結願諸香,造就大圓鏡智香,平等性智香,妙觀察智香,成所作智香四大香品。
這些是他最近這些年來嘔心瀝血之作,也是將香道推向另一全新高度的經典系列之作。
正所謂,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注:慧能所作偈語)此間種種,講述智慧靈性之不可思議,根本在於,此為頓悟,而非漸悟。
此乃禪宗之道,亦是香魄根基的同等之論,乃是來源於道生萬物,萬物一體的本源道果之論。
它所強調的,是人世間的萬事萬物固有永有,一切性空,蘊藏混沌。
所以靈性智慧不需從別處尋,它原本就無所不在。
然而這些種種,早已經因著物質元氣的運動變化流散於無形,甚至化為聻靈,希夷,深藏於世間萬物之中。
諸般運動變化,生成業障,牽絆無常,不得復歸。
無論你本性是蘭質蕙心,還是金銀寶玉,沾染泥塵之後,都要蒙塵。
禪宗之祖慧能曾有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但實際上萬物眾生,仍然沒有泯滅彼我差別,意識不到自身的佛性,所以也無法明德,覺醒大圓鏡智。
如今這個楊鶴所遇到的問題,就是神魂在外沾染太多塵垢,矇昧了本心,成為了不知何物的外來異類。
她可能沾染樹木之塵垢,在塵世這個大沙盤中打滾一番,差點轉世輪迴,成為樹木。
亦有可能沾染他人之塵垢,差點化作食物,空氣,融入他人之體,成為他人之部分。
甚至有可能化為沙石,動物,雲氣,風火,泥淖,糞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