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像在講故事?
不僅長虞候府世子姜伯濤感到奇奇怪怪的,好奇的南平郡王趙祁安也覺得像是在茶樓裡聽書,只有人群中的趙柏看向葉芝的雙眼晶亮。
看,就這是他認識的葉芝,總能把如此悽慘的兇殺案變成扣人心懸的話本子,總讓人覺得她在胡說八道,實則上案發現場的每個細節都成為了她破案的佐證。
果然……
葉芝話鋒一轉,“為何說兇手不認識史大娘子……”她重新轉到燈塔側面,指著死者的頭顱說道,“兇手敲擊她時,站在她側面掄起錘子一股腦的砸下去,不計後果,這種行為完全是發洩心中壓抑情緒的表現。”
她用手帕包住從楊福全手中接過的錘子,高舉給眾人看,“這上面應當有兇手留下的指紋,等回大理寺後我會把指紋拓下,然後尋找疑犯進行一一比對。”
“如果有十個人碰過這錘子,豈不是要排查十個人?”姜伯濤問。
葉芝點頭,“是的,所以滕捕頭他們經常風裡來雨裡去,就為死者討回一個公道。”
波及到朋友,姜伯濤給了個歉意的笑容給滕衝。
滕衝抱了一下拳,表現感謝朋友的理解。
姜伯濤身邊的年輕公子對著葉芝說,“可我就想今天晚上看到葉大人抓到兇手,趁熱打鐵這個成語可以用在這裡吧?”
葉芝點頭,“公子說的沒錯,除了錘子上的指紋,這個錘子也是重要的證物,兇手是從樓下圍間裡拿到的,從這裡可以說明兩個問題:
一是,兇手殺人沒有預謀,否則他會隨身攜帶作案工具,二,他知道樓下圍間裡有錘子,說明此人參與……或者說他至少知道搭建猜燈閣的製造流程……”
葉芝這話一出,大廳裡的人都瞬間瞪大了眼,甚至有人道,“那這兇手豈不是不是禮部的就是工部的?”
禮部,是中國古代官署之一,過年過節的各項活動都屬於禮部管,比如上元節燈會,但是具體搭建就是工部的事了。
兇手的犯圍一下子縮小了,眾人個個眼發亮,相互猜測可能是禮部工部什麼人。
史大人也被葉芝的推理震住了,喃喃自語,“我是工部郎中,有時也請同級、下屬到家中聚餐,偶爾小女也出來幫襯打理酒席之事,按理說,他們應當認識我小女。”
史大人也是個有趣之人,娶正妻之前,跟通房丫頭青梅竹馬,沒忍住在正妻進門之前生了個庶長女,有些家庭,對於長子長女的寵愛,有時候會到你想象不到的程度。
史大人也是其中之一,所以他為了寵愛的庶長女,高攀了平伯府的嫡三子謝筠。
聽到史大人自言自語,姜伯濤身邊的年輕公子忍不住叫了句,“既然史大人認為不是工部的人,那豈不是就餘下禮部了?”
姜伯濤說,“能來皇城前門大街看燈的人,至少家裡有官品,又是禮部的,還知道一樓空圍裡有錘子的人,那麼他的官職必定不高,肯定到過現場監察工部小吏們搭建閣子。”
葉芝微微一笑,“姜世子分析的沒錯。”
被大理寺的人肯定,姜伯濤突然發現自己言多了,不好意思的退後一步。
兇手範圍縮到這麼小,姜伯濤身邊的年輕公子也來勁了,“葉大人,兇手還有什麼其它特徵嗎?”
“有。”
眾人聽的津津有味,個個睜大好奇寶寶的雙眼盯著葉芝,意思是,快說……你快說……
裴景寧看到完全控制場面的葉芝,嘴角幾不可見的上揚,要不是場合不對,估計得意之意早就顯於臉了。
兄弟滿眼心愛之人的小迷弟樣,趙祁安真是沒眼看了,忍不住暗暗吐槽,完了,完了,裴子謙你完了,將來肯定是個妻奴。
突然想到長公主與裴駙馬之間的夫妻相處模式,他突然明白了,原來這個也有家學淵源啊!
嘖嘖……真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