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七章:祈福日

楚亦恆這個時候派人到五里處尋找楚亦雲這就說明撫卹金的事一定是有了眉目,雖然楚亦雲尋找宋靈犀的心情很迫切但在大事大非面前他還是懂得分寸的。

由楊永帶隊繼續尋找宋靈犀和牡丹,楚亦雲和韓鵬則跟著張達來到了襄王府。

楚亦恆將手上的花名冊遞給楚亦雲:“我已經仔細核對過了,在剿滅叛軍一役中戰死的將士一共四千三百一十五名,名冊上面有他們每一個人家屬的簽字畫押,李村的在七十一頁,李大勝和李二狗都有”

“還真是,這麼多錢一兩個人怕也是吃不完的,那就從賈平開始由上至下一個一個的查吧,讓那些人怎麼把銀子吃進去的就怎麼吐出來”

“難道三哥忘了你與二哥為何會被稱為閒王和廢王了嗎?不就是你們不願意涉及到官場的黨派之爭讓大哥覺得你們對他的儲君之位有威脅嗎?”

“你什麼意思?”

“賈平和這次涉事的大部分官員都是太子的人,不管我們去查還是我們稟報父皇讓父皇派人去查最後太子都會把仇記在我們頭上,我最擔心的還是這事怕與太子有關這麼多的錢沒有一個通天之人他們怎麼吃得下去?”

“我到不這麼認為,這筆撫卹金他們未必全部中飽私囊,從李大勝和李二牛的情況來看他們似乎只挑的一些地比較偏,人又比較少且朝中沒有實力的人來下手”

楚亦恆從新將楚亦雲的思路在腦海裡捋了一遍,覺得楚亦雲的話很有道理那麼大一筆撫卹金一定不可能全部進了貪官汙吏的口袋:“張達,韓鵬你們拿著名冊在離城稍遠的村莊走訪一遍,看看是否還有其他人沒有拿到撫卹金的”

因為撫卹金一事牽連甚廣在,所以調查此時的韓鵬和張達只能秘密走訪。

兩天之後走訪的韓鵬和張達回到襄王府彙報

“見過二位王爺”

端坐於襄王府主賓位的楚亦雲看著張達、韓鵬二人進門英俊的臉龐沒有一絲變化對於他二人走訪的結果他似乎是比較篤定的,而楚亦恆早已是迫切的站了起來急忙問到:“怎麼樣?”

張達回到:“回王爺,屬下走訪了十二個村莊每個村莊的情況幾乎都不一樣,朝廷撥下來的撫卹金是每人一百兩但是拿到手上的從八十兩到三十兩不等,兵部給出的答案是根據死者年齡來劃分的所以並沒有人站出來鬧,有三個比較偏遠的村裡加起來共有十一人沒拿到一分錢,這些人的家屬也不知道都有撫卹金”

韓鵬:“屬下這邊的情況跟張統領說的基本都差不多”

楚亦恆看向楚亦雲:“還真是這樣,那現在怎麼辦?這可是要得罪大哥的”

“誰家沒有父母妻兒那些士兵也同樣是他們父母的心頭肉,一條條鮮活的生命都是被我們帶出京城的我們卻沒能把他們活著帶回來,撫卹金不光是這些人留給家人的最後一點念想同時這也是沙場英勇的榮譽,我決不允許這些欺上瞞下的人把這些錢放進自己的口袋”

“三哥可知有些士兵已經跟隨我多年得知此事我不比你好受,但這事畢竟牽扯到大哥,如果非要稟明父皇還是讓我去吧,你都已經置身於是非外這麼多年這一次還是不要牽扯進來為好”

“你只是督辦撫卹金一事,下面的人怎麼做事你也不知道不是嗎?”

“三哥的意思是?”

“你只當完全不知曉此事便可,其餘的事由我來安排”

兩日後也就是正月二十六乃是大昌國傳統的祈福日,大昌國的祖先將祈福日定在正月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首先正月乃是一年之中的開始也是寒冬之後萬物復甦的開始,每年的這一日皇帝都會帶著所有的皇家子嗣和文武大臣到城外的祭壇祭天祈福。

祈福日聖駕由南宮門出來經過天池街、錦華街、東昇街出城,以前這三條街都會擠滿百姓只為一睹聖駕風采,今年卻特別奇怪,三條街都是冷冷清清的。看著街道兩旁那寥寥可數的幾個人龍攆中的皇帝和皇后表情甚是尷尬,皇帝叫來李公公問到:

“李海,這是怎麼回事難道老百姓們不知道今天是祈福日嗎?街上怎麼就這麼幾個人?”

李公公回到:“是這樣的皇上,百姓們好像都跑去督府衙門那邊看熱鬧去了,聽說有幾個人在督府衙門告狀”

“督府衙門本來就是主管帝都刑事案件的地方,兩個告狀的人有什麼好稀奇的?”

“這個,奴才不知”

“那你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是,皇上”

督府衙門告狀的不是別人正是祥叔的和李二牛的母親,他們高舉冤旗並請了狀師將李大勝和李二牛的冤屈從頭至尾寫在了三丈白綾上,並將白綾鋪在督府衙門的大門口,來來往往路過的人一覽無遺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來看熱鬧了,以至於皇帝路過的那三條街人氣才會比較淺淡。

從狀師一開始寫訴狀的時候,人群中便不時有沒拿到錢的和錢沒拿夠的人站出來跪在祥叔一起加入其中。

陳大人和李旭東在楚亦雲的授意下只是一面瞭解情況,一邊假意驅趕,隨著外面的人越集越多想必此事很快便會鬧得人盡皆知,不等陳方將今日之事向上稟報,上面便自會有人追問下來。

楚亦恆沒想到楚亦雲說的由他來就是這樣的安排,如今把事情鬧得這麼大,太子那裡該怎麼收場?

“三哥真不該把事情鬧得這麼大,我擔心大哥他遲早會知道這件是受你我操控從而記恨你我”

“四弟比誰都清楚如果此事沒有鬧大的話,只怕是陳大人的奏摺還沒到皇宮祥叔就被滅了口了”

“等到事情東窗事發之後我會承擔所有責任,三哥還是不要去趟這趟渾水了”

“到那時再說吧,你現在就假裝不知道此事就可以了,我也要專心去找靈犀了”

歲月如梭,韶光易逝。重回首,去時年,攬盡風雨苦亦甜。夜闌珊,讀無眠,聽盡春言,每天都是新的一片,不再清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