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王仁懷是在關心自己,楊再新笑著說,“還別說,幸好不堵車,要不然真的進不了大門。”
“還說,剛才文娛委員到這裡問你,要不要回一個電話?”
“明天再說吧。”楊再新也不想同鄭淑芬有太多往來,免得傳出什麼話。
今天去見王平江,與宏遠礦業見面,收穫還是比較多的。雖說提出的完全中學建造不一定會成功,但這個想法丟出去後,對石東富、對王平江和柳河市裡,都是一種促進。
何況,姜鵬肯定也會盡力推動這一專案,倒不需要自己多費什麼力氣。這學校,等兩年後,新畦食品肯定可承攬一兩棟樓,也算是對長坪縣的回饋。
做企業的人,要有回報社會的心態,才能夠做得更好。心存善念,必然會有回報。
不同王仁懷多聊,洗漱之後便睡了。
第二天早起跑步,楊再新準備在省黨校堅持下去,對自己身體是一種鍛鍊,對自己的意志力也是一種錘鍊。
早餐碰到鄭淑芬,被她叫過去坐一桌。鄭淑芬說,“怎麼回事?昨天從中午就不見人,約會去了?”
“肯定啊,到省城來,那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不多走走怎麼行?”楊再新笑著說。
“信你才怪,出來才幾天,就四處亂跑。當心有人查崗。”鄭淑芬說,臉頰微紅,看著面前這個帥氣的傢伙。
“我一個人,誰會查崗?倒是師姐你,家裡那位會放心你出來嗎。”像鄭淑芬這樣的,她那位絕對不會放心。
“我們各顧各,互不干涉。”鄭淑芬說,好在神態不變。
楊再新猜想她這句話九成是實話,要不然,家裡那位肯定隨時會跟在身邊。在行政口,他們的人說話本身就沒有收斂,反而以說那種話為榮。
說多了,要說彼此之間都沒有心思,可能嗎?做得收斂一些,遮人耳目,就很不錯了。
至於情感什麼的,只要看開了,也不會在意。
楊再新明白,之前的張梅蕊跟面前這位,那是不同型別的存在,心思上也絕對不同。但如果真的對她說,想辦一次,估計不會有什麼拒絕。
也因此,與鄭淑芬在一起時,他一直小心地維持著彼此之間的間距。
有些事情只要大意,就很可能會踏錯一步。
對自己的生活,鄭淑芬平時都不會談及,可今天卻被楊再新一句話給導引出來,隨後也明白這個話題必須打住,白楊再新一眼,低頭吃東西。
上午兩節課,然後不知一個題目分組討論一節課。這些討論意義並不大,但可引發大家都思維,更主要的是要讓學員借這樣的話題,將自身的工作經驗說出來。
楊再新他們這一組成員,班主任也是有意將各地市的學員岔開,如此,他便不需要多說,除非是點到名字,才說幾句。
多聽別人說,這可從中吸納很多有用的東西,也可啟發自己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