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一十五章 第三道試煉,莪山

“不止二十載?怎麼會。”燧人露出了疑惑的神色,然後笑了起來,“前輩許是記錯了,我族火正,每二十載一代,如今正好是火正輪值之時,距離上一任火正來此,如何不是二十載?”

“二十載?”這個時候,那守在幽谷最深處的道人,才是稍稍的抬了抬眼眸,充斥於臉上的疲憊,完全遮掩不住其間的不屑,“誰告訴你,每一任的火正,都會來到這裡了?”

伴隨著言語的聲音,那枯坐的人影,似乎也是找回了更多的意識一般,而他的言語,則是越發的凌冽,便如同是最為鋒利的鋼刀一般,將燧的骨骼和血肉,都一寸一寸的剝離開來,將他心頭湧動的熱血與火焰,都一點一點的撲滅,令他渾身上下,都是一陣刺骨無比的冰寒。

“執掌火正之位的二十年,是對你們的第一次考核,透過的這一次考核的,才有資格,才有機會接觸到這個秘密,而那火正宮的記錄,則是第二重考驗,有著足夠的決心的人,才有機會離開火正宮,出現在這裡。”

“敢問前輩,歷代火正一千餘人,又有多少人出現在了這裡?”

“你不會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的。”那道人依舊水端坐於原地不動,似乎完全沒有想過,自己這一席言語,會給面前的人帶來多大的衝擊,會給人的熱血,造成怎樣的打擊一般。

“每一次出現在前輩面前的人,前輩都會和他說上這一席話嗎?難道前輩就不擔心,有人聽到了這一席話之後,就打了退堂鼓?”

“退堂鼓?”幽谷深處的那道人突然起身,強大到了極點的壓力,便是在這個時候朝著燧壓了過去,“你以為,這取火之舉,意味著什麼!”

“這是我族數萬年以來的苦心謀劃,是無數的族人用鮮血才換來的機會!”

“你以為,什麼都知道,光是憑藉著那所謂的一腔血勇,便能夠完成這樣的偉業嗎?”

“若是這樣想,那我就要告訴你,這種想法,大錯而特錯!”

“我也不怕告訴你,在這個計劃當中,歷代的火正——包括你的前輩,包括你,以及你所有的晚輩,與其說是取火的人,還不如說是祭品。”

“是用你們的血,用你們的靈,用你們的三魂七魄,來熔鍊那天地之火的祭品,最後由人族的共主來完成那最後的一步。”

“這也即是說,無論成與不成,你們這些火正,都註定是默默無聞,除了如我之輩的少數人之外,絕對不會有任何人知曉你們的功業,更不會有任何人知曉你們為此做出的犧牲,一切的榮耀,一切的傳說,都不會與你們有任何的瓜葛。”那道人聲色俱厲,但越是往後,其言語,便越是低沉,態度,也越是嘲諷。

“那現在,你還打算往這莪山一行嗎?”

面對著這個問題,燧人只是沉默。

那道人所描述出來的,是他並不曾在火正宮中所知曉的事,也是他從未想象過的事——他們火正,是為人族保管火種的存在,但在這道人的描述當中,他們火正,卻只是那火焰的祭品,是為了人族的共主有朝一日能夠成功的取出屬於人族的火焰,享受萬丈榮光的犧牲品,他們所有的決心,所有的付出,所有的犧牲,都註定只能是他人的嫁衣,這樣的情況,又有誰能甘心?

不知道過了多久,當那道人的神色逐漸晦暗下去的時候,燧堅定無比的聲音,才是在這山坳當中回檔起來。

“無論是天之火,還是地之火,都是暴烈無比的存在,要將之馴化,使之化作凡人的火焰,所需要的,除了這滿腔的熱血以外,更重要的,應該是那不可破滅的決心,以及堅不可摧的意志吧!”

“在人族的時候,我就聽說過,對於我們人族而言,最大的力量,藏在我們的心底。”

“前輩的這一席話,想來便是進入莪山的第三道考驗了吧?”燧的聲音,同樣是低沉無比,也冷靜無比,其間沒有絲毫的起伏,就如同是那不朽的鏡面一般。

“火正之位,是一道考驗,其間所考驗的,應該是對人族的公心,其旨要在於,無私慾。”

“第二道考驗,那洞窟當中的記載,所考驗的,乃是榮耀——生命和榮耀的權衡之間,到底應該選擇何者?”

“但相對而言,這第三道考驗,才是真正的考驗。”

“能夠透過前面兩道考驗的人,比熱按時已經做好了為了人族的大局,榮耀無比的走向死亡的準備——但這第三道考驗,卻是將一切都徹底的剝離開來,告訴踏進這山坳的人,那一切,都只是虛無縹緲的妄想,這樣的打擊,足以是令任何人心灰意冷,萬念俱灰。”

“但同樣的,能夠在這樣的打擊之下,能夠以默默無聞的死去為代價,能夠看著這榮光盡數歸於他人,也依舊是願意心甘情願的為之付出性命的人,其心靈力量的強大,必然是無與倫比——也唯有這樣的人,才有可能在血肉都被那火焰化為灰燼之後,依舊是還有意志遺留下來與那天地之火糾纏,為其有朝一日被煉化作為人道之火留下更大的機會。”

“前輩,我說的對嗎?”燧抬起頭,正視著遠處的那道人,這一刻,燧目光當中所綻放出來的光芒,竟是那叫那道人,都有一種刺眼不敢直視的感覺——這是心靈的力量和意志的力量徹底的超脫了血肉束縛,超脫了現實束縛的顯現。

“你當真便甘心嗎?”這一刻,儘管那道人已經認可了燧踏進莪山的資格,但他還是嚴苛的恪守著自己的職責,再一次的出聲問道,似乎是想要以這種方式,令燧的決心逐漸的熄滅一般——若是燧的覺悟,只是一時興起所致,那麼在這拖延之間,他的覺悟,自然會是逐漸的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