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面藏著的才是最大的秘密,雖然他神經粗,但是有時候能想到的也不是停留在很淺的層面。
雖然他只是一個臣子的後輩,在外面能夠“橫行霸道”,但宮中卻是“人微言輕”,要不是因著瑪法的原因,他都說不上什麼話,也不會有人恭恭敬敬地對他。
繞是如此,他也能夠跟底層的宮人拉拉八股說些私密的事情。
這些宮人都在深宮裡面,侍候的主子又不景氣,或者僅僅就是一些雜役的宮人,平時說話的時候,嘴上又不防著,不掛鎖的。
見他不過是七八歲是孩子,出去也不怎麼會亂說,且能當個聊天解悶的伴兒,也就願意同他講這些了。
但小少爺聽到的也不多,就真的只是一點點而已,那些宮人嘴巴大是大,但也不可能事事都跟他說個明白的。
小少爺是一個好奇心極重的人,所以他對於自己不知道的這部分過往產生了極很大的好奇,哪怕他也知道有時候好奇心害死貓。
惠佳依舊噙著笑,就好像她生來就是笑著的一樣,不管現在是不是,以後也絕對會這樣。
“宗衵小少爺是覺得貧尼為何會出家?”
這個問題明明是惠佳自個兒打算給在場的幾人揭露的,但她又偏偏不直說,但用那一雙笑眼看著宗衵,讓他來猜一猜,吊足他們的胃口。
宗衵對於往事知道的很少,他所能夠想到的也就很少,只是停留在了最基礎的層面。
“是因為家裡的人對自己不好嗎?”
小少爺覺得要是一個女子在家中地位不高的話,是很難生活下去的。
雖然他自己也是個男的,但對於這點卻是深有體會,別說什麼有他這樣隨便了,恐怕是一半都不沒有。
再者,小少爺平日裡也是有些小脾氣的,一旦跟瑪法章佳阿桂槓上,自己委屈一下,就會從腦子裡冒出離家出走的念頭。
雖然一次也沒有成功過,這主要是他還沒走出府裡的大門,就已經被瑪法給親自逮了回去關柴房裡面去了。
等到他出來的時候,氣都已經消了差不多了。
但這被宗衵歸結為是自己的“孩子”心性,忘性什麼的大,一旦遇見些什麼好玩的,好吃的,再大的不愉快也能夠忘卻,然後安安穩穩的繼續玩著。
小少爺覺得惠佳是不一樣,她已然是個大人,還是個年紀不小的大人,能夠做出出家為尼的決定一定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氣。
她的孃家,也勢必待她不好的,不然也不可能就這樣放任她去。
道觀的日子這般苦,一般人也是待不住的,一刻可以坐不下來。
惠佳師父能夠生活這麼久,說明這已經不是她的倔強在作祟了,這裡面有她不得不的原因。
宗衵天性純真,也想不透有什麼其他的願意了。
只能勉勉強強地算作惠佳師父是因為家裡人的原因才出家為尼的,但是事情絕對也不是這麼簡單的。
宗衵所站的角度不過是個孩子的方向,許多事情都不懂,也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