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暫時沒有辦法得到皇位得到太子之位,但是這不代表著李世民心甘情願地承認自己比大哥李建成差。
“大哥,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大唐是我們李家的,我怎麼會串通一個外人來謀奪我們李家的天下呢?”李世民不打反問。
李建成笑了笑說道:“那誰知道呢?有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會選擇不擇手段,我知道二弟你是一個非常有心機有手段的人,所以我就特別好奇你是怎麼知道離職判斷的,畢竟我在前線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訊息,是不是你對訊息進行了封鎖。你要知道我走之前在長安留下了眾多的耳目,難道這些耳目眼睛都瞎了,耳朵都聾了,他們得不到一點風聲嗎?反倒是你能夠這麼精確的掌握長安的動態,這個就讓人有些疑問了。”
“大哥你太小看離異之了,在你走之後你一直就把你那些所有的耳目都控制起來的,該殺的都殺掉了,該關起來都關起來了,所以你覺得他在長安怎麼樣,你會收到什麼訊息嗎?難道離職是個傻子會主動給你送去一些什麼訊息嗎?畢竟像你這麼聰明的人,就算他去給你送去一些假訊息,你也能夠根據假訊息判斷出一些什麼異常來,所以他選擇最好的辦法,那就是將你所有的耳目全部清除。”李世民的回答倒是讓李建成覺得有些吃驚。
自己在長安的這些耳目,可是這些年李建成好不容易都安插下來的。很多耳目只有李先成自己知道,你一直會怎麼知道的,難道是李世民告訴他的,不過想過來也也不對,自己在李世民身邊插了耳目,李世民也在,李世民也在自己身邊插了耳目,不過他們都不知道對方插的耳目是誰。
這就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你在我身邊安排人,我在你身邊安排人,不過我不知道你安排的,誰在我身邊我也不知道我安排的誰在你身邊。
這樣的話,大家都能夠及時有效地傳遞訊息。雖然都知道身邊有對方的人,不過他們早就習以為常了,因為這種事情在長安都非常的常見。在整個官場上面也非常的常見,因為這都是大家不成文的規矩。
趁著這次李建成大獲成功的時候,李元吉也想要藉著這個機會回到長安,看一看自己的父皇。
隨即他修書一封,直接送到長安,那意思就是想趁著這個機會來長安看看自己的大哥和二哥,最重要的是看望一下自己的父親。
李淵看到李元傑這麼懂事,心裡也甚是欣慰,以為他改姓了。
不過具體怎麼樣還要等他到了長安之後他才能看得清楚,於是他把這封信給李建成和李世民看了一下。
李世民沒有先開口說話,倒是李建成開口說道:“四弟要回長安看看那麼鳳凰您就原諒他吧,他在這幾年在太原那邊過得也不容易,這次就讓他回長安來和我們兄弟見個面吧。”
李淵聽到李建成的這麼說,心裡也是一陣唏噓,自從自己到了皇帝之後,自己的幾個兒子要麼就是在外打仗,要麼就是留守在一個地方,已經很多年沒有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了,也是趁著這次機會讓李元吉回到長安,讓他們父子幾人好好的吃一頓團圓飯,在里約沒有當上皇帝之前,吃飯並不是件什麼奢侈的事情,可是自己位高權重以後吃飯似乎變得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李淵心中已有猶豫,不過他並不後悔自己的一生,就是為了這個位置,就是為了這件事情,如果他當不上皇帝,那麼自己肯定會遺憾一生。
雖然心裡是這麼想的,但他不會隨便的表達出來,畢竟他是當場的天子,他說的話就代表著他的想法,一旦讓下面人能夠隨意揣摩到他的想法,那麼他這個天子當然還有什麼意義呢。
“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我就同意他回到長安吧。”李世民見李淵已經同意了,他也沒有反駁什麼,只是默默的站在一旁,看著自己的大哥和自己的父親愉快的交流,自己就好像空氣一般站在旁邊。
這也是李世民自己選擇的路,他現在不想發表過多的意見,也不想表達自己過多的看法,更多的時候聽他們說自己做就行了。
“市民你有什麼意見沒有?”李淵還是能看得出來,自己的二兒子好像並不是很開心,他雖然什麼話也沒有說,但以他對自己這個兒子的瞭解,他心裡肯定是不太舒服的。
“富華,我沒有什麼意見,四弟也是好久沒有回到長安了,趁著大哥這次建功立業,這是讓司機回到長安與我們一家人團聚一下,怎麼說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李世民只能附和他們說道,他並不可能說不讓李元吉回到長沙,這樣的話不但會招來裡邊的部門,招來李建成的不滿,還會讓他的私利痛恨自己。
李世民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審時度勢。
就這樣愉快地決定了李元吉回到長安的事情。
隨即李世民和李建成見沒有什麼事情,也就告別了李淵。
因為這個時候李淵他還有自己的事情要處理。
走在路上,李建成看著自己的弟弟好像不是很開心,他心裡也知道為什麼,不過他就是喜歡看李世民不開心的樣子,從小到大李世民什麼東西都要和他爭。
“怎麼了?二弟,你看著似乎不是很開心?”李先生有點明知故問的意思,他就喜歡看到李世民識別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