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劍之道,講究劍心通靈,意之所至,劍之所至,剛才李輝看流星劃過天空,內心被觸動,福至心靈之下創出了“星隕破”這一招劍法。
此劍雖然剛猛凌厲,一往無前,卻是捨身斃敵、與敵同歸於盡的打法,一劍既出,斷無更改回旋的餘地,自身會露出很大的破綻來,給敵人以可乘之機。所以這一劍只有在面對無法戰勝的強敵,自身陷入絕境之時才會使用。
說到底,這一劍只是福至心靈之舉,談不上是多精妙的劍法,真實用途有限。
不過李輝內心中還是微微有些激動,畢竟這是自己創出的第一招劍法。
《御劍篇》諸般法門中,飛劍之法分為三個境界。
第一境界:無劍之境。
這一境界事實上並不是飛劍之法,而只是飛劍之法的基礎階段。
大道至簡,所謂劍術的“無劍”之境,說的並不是手中無劍,而是指對於劍術所有變化俱瞭然於胸,劍術不再拘泥於招式的變化,一劍即是萬劍,萬劍歸於一劍。
而要做到萬劍皆在胸中,不拘泥於一招一式的變化,則必須從一招一式練起,由簡入繁,再又繁入簡,然後萬劍歸一,最終不再有固定的招式。
第二境界:劍心通靈。
達到第二個境界,才真正算是入了御劍之道的門檻。只有將劍術所有的變化了然於心,劍在掌中再無變化,這才可以嘗試以心御劍,隔空傷敵。
所謂傳說中劍仙能飛劍於千里之外取人性命,就是達到劍心通靈,人劍合一的境界。
劍在掌中與隔空御劍,大不相同,很多劍在掌中時被限制的攻擊,隔空御劍可以輕易實現,所謂無劍之境,在真正入御劍之門後,並不適用。
飛劍之術,本身並沒有固定的劍法套路,需要修煉者自己根據之前打下的基礎,在達到劍心通靈,人劍合一之後,創出屬於自己的飛劍攻擊之法來。
第三境界:劍為意先。
在達到第二個境界之後,劍心通靈,心意一動,飛劍便能到達,比劍在掌中更加靈活、快捷,形成自己獨家的御劍法門。
而最終達到劍在意之先,意未至而劍已至。如果說第二個境界,飛劍如握在掌中一般,那麼第三個境界,飛劍就和自己的臂膀一樣沒有什麼區別。
所謂劍為意先,就是自己的心神還沒有做出反應,劍已經自然生出反應。
這就好比一個人即使在熟睡中,如果有一隻蚊子趴在自己臉上,也會伸手將蚊子拍死一樣。出劍已經成為一種身體機能的自然反應。
第三個境界,已經不侷限於飛劍,包括了驅使劍氣的法門,而在元昊真人的設想中下,這第三境界,應該由心劍來驅使。
不過《心劍篇》元昊真人只是做出了初步的設想和基礎的架構,還沒來得及實現。
李輝現在的境界是初入第二境界劍心通靈階段。
第二境界概括起來寥寥數語,實則博大精深,飛劍攻擊之道,李輝才是初窺門徑,此番機緣巧合之下,才創出了“星隕破”這招屬於自己的第一招飛劍之法來。
“咻!”
紫電劍再次騰空而起,劃破這夜空的寧靜。
一道紫光在夜空下盤旋飛舞,李輝手中一道道法決不斷變幻,紫電劍按照自己的心意在空中來回折轉,劃出一道道精妙的痕跡。
夜色不知什麼時候消散,曙色從東方露出,很快太陽昇起,普照大地。
李輝依舊在湖邊一遍一遍的演示劍法,面上帶著幾分黯然之色,與韓雪長街離別的那一幕一次次在腦中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