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的其他幾種劍訣都是將別的道與劍道融合,唯獨這太乙劍訣卻是完完全全的以劍入道,走的是劍氣的路線。
關於劍道之中御使劍氣的法門,元昊真人所留《劍道三篇》之中也有過論述,而且極為推崇,甚至元昊真人所想的劍仙之道第三步,便是煉肺金之氣而成劍形,凝形成劍胚,最終凝練成為心劍。
除了心劍之說,元昊真人也專門對劍氣進行論述過,劍道博大jīng深,只是李輝還來不及修煉到這一步。
劍氣修煉到極致,那便可以不拘泥於劍形,萬物皆可以為劍,施展出無上的劍法來。但元昊真人對於這種所謂的無劍之境也並不完全贊同。
元昊真人認為,劍道無極限,劍器本身作為劍道的一部分同樣沒有極限,即使修煉劍氣到了極高深的境界,如果有神兵利器相助,自然威力更增。
現在李輝看到了這一篇《太乙劍訣》之中對於劍氣之道的論述,甚至要比元昊真人的論述要jīng妙許多。
“這太乙劍訣直指大道,走的是純粹以氣御劍,以劍御氣的路子,同樣也是正統劍道路線,我修煉此劍訣正好適合。”李輝看得暗暗點頭。
劍道說到底還是御劍之道的籠統稱呼,大道三千,皆通彼岸,劍道自然也有不少的方法可以直指大道,成就劍仙。
元昊真人走的完全是術的路子,也就是將劍術演化到極致而達到道的境界。
這並不奇怪,要知道元昊真人本就是一個世俗劍客出身,對於劍術無比迷戀,處於對劍術的追求才無意間踏上了修真之路,之後他一直追尋劍道真諦,也最看重這劍術。
而且一人之力終究有限,只有道心純粹,專於一道,才能走到巔峰,元昊真人在劍術上,的確走到了巔峰。
對於這劍氣的理解,恐怕他就沒有這太乙劍訣所記載的更加深刻了。
“好,就選定此劍訣,雖然同樣也是殘缺的劍訣,但是這門劍訣目前所記載下來的這劍氣法門,如果能夠修成,已經足夠在修真界擁有一席之地了,而且修煉此劍訣,可以身與劍合,意露與表,整個人的氣質都會隨之變化,鋒芒如劍,藏則如神斂於內,動則如利劍出鞘,霸氣絕倫,銳不可當,最是讓人高深莫測。”
接著李輝便直接盤膝坐在原地,潛心參悟起這太乙劍訣來。
於此同時,血魔分身卻出現在仙府大殿前的廣場之上,卻只是閉著眼睛靜立在廣場之中。
血魔分身與李輝心神相通,李輝參悟那太乙劍訣,得到的一些感悟血魔分身同樣可以明白。
這就是元神分化,一體兩生的好處,可以分身同樣也可以分心,等於多了一個自己。
這還不是真正的分身之術,那真正的分身之術本尊與分身之間完全沒有任何障礙,如果本尊死去,只要分身逃脫便可以恢復過來,等於多了一條命。
李輝不斷地從記載太乙劍訣的那捲軸之中獲取資訊,漸漸地在腦海之中形成了一副影像演化出來。
“所謂劍氣,便是以劍意顯形,凝為劍罡,以氣御使,形與意合,若無劍意,不成劍氣,徒有其形……”
真正御使劍氣的法門,什麼最重要?劍意!
劍意是一種玄妙的東西,是對劍的感悟與認知,沒有劍意的劍氣,便不是真正的劍氣,而是徒具其形。
就像李輝如今的修為,在御劍之時也能分出數道劍光來,但那隻具有劍氣的外形,沒有劍意在。
劍意一說太過玄妙,也是最接近道的層次,所謂劍道,也是一種感悟,只要抓到了那一絲感悟,明晰了劍道真諦,便有可能觸控天道法則,成就劍道。
這太乙劍訣,首要便是要修煉出劍意來。
李輝閉上眼睛,腦海之中不斷進行演化,無數種的劍招在心中浮現。
有的如大江奔流,有的如暴雨驟降,有的則如寒風掃落葉……
李輝仔細地品味其中那一絲意境與韻味。
“到底什麼是劍意?劍是殺器,無論什麼劍法,都是用來殺敵的,但有不平之事,我盡皆用劍斬之!”
“劍就是我的道,我的道就是劍,心與劍同,劍與心同在,我就是劍!”
……
與此同時,廣場上的血魔分身突然雙目睜開,身邊青光驟起,一柄長劍出現在手中,接著劍光乍現,血魔分身將長劍抖開,在廣場上舞動起來。
劍光漫天,不拘泥於形勢,有時候如漫天星輝,有時如秋水長天,有時則如飛瀑從九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