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瀆者,江、河、淮、濟,這是洪荒最重要的四支河流,為所有河流之首,地位不輸於四海。
其中的淮,指的就是淮河,而赤尻馬猴無支祁,就被禹皇封印在淮河龜山。
無支祁乃前任淮河水神,有著準聖的修為,曾在上古稱霸一方,極其有名,被無數水神視為領袖。
按理來說,修為到了他這個境界,應該沒什麼劫數了才對。
但奈何,他神通雖然厲害,卻不識天數,於大禹治水期間作亂,阻擾淮水入海。
於是乎,禹皇震怒,請來應龍將他降服,並以幾條鎖鏈,將他鎖在龜山之下,永世不得出。
龜山,顧名思義,形似烏龜的大山。此山在淮河極為顯眼,沒有任何的掩飾,順著淮河而行,很快就能看到其蹤跡。
禹皇顯然對自己的封印神通很是自信,沒有對龜山進行任何遮掩,就那麼大大方方的將其展示在外,讓所有人都看到。
這是一種無敵的大氣魄,擺明了不怕別人破開。等同於告訴所有別有用心之人,就算知道了封印所在又如何,憑你們的手段,根本破不開。
或許在上古時代,會有人覺得禹皇這種行為實在過於囂張了,有些目中無人。但直到現在,禹皇留下的眾多封印,也沒聽說有誰破開過。
如此一來,就顯得禹皇的行為不再是囂張,而是對敵人的蔑視,以及對自己的自信。
確實強的可怕!
禹皇都已隕落無數載了,可他留下的封印依舊無解,反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強,真的要把所有的敵人都封印到死。
這種手段,僅是想想,就讓人膽寒,併為禹皇的強大而感到震撼。
……
淮河北方,一座形似烏龜的大山前,敖丙與通天教主停下腳步,靜靜的觀察此山。
從表面上來看,龜山就是一尋常山巒,沒有任何的特殊之處。
但在敖丙與通天教主眼中,龜山卻好似活的一般。為土行之氣化成的巨龜,呈現土黃色,四肢長滿鱗片,靜靜的趴在地上,與四方地脈相連。
“禹皇這神通了不得,不愧是集土行之道的大成者。”
龜山前,通天教主讚歎連連,對禹皇的封印神通給予了極大的肯定。
帝舜為土德,禹皇為金德。故而很多人以為,禹皇最擅長金行。其實不然,禹皇還擅長土行與水行。
水行之道,是禹皇家傳絕學,傳承自黑帝顓頊。而土行之道,則是禹皇為治水專門學習的。
而按五行相生說,土生金,金生水,金介於土與水之間。
禹皇有大智慧,明悟了土行與水行間的聯絡,進而領悟出了夾在中間的金行,使得三者形成迴圈。
九鼎,就是禹皇金行之道大成的標誌。開山斧,則是禹皇水行大成的標誌。近乎無解的封印神通,以及九爪黃龍之軀,則是禹皇土行大成的標誌。
九鼎堅不可摧,有鎮壓天地之能。開山斧遇山開山,遇水分水,正象徵著水勢無窮,碾壓一切。
而禹皇的封印神通,看他所留封印就知,萬古之後,封印仍在,威力不僅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削弱,反而越來越強,大有與天地同存之勢。
“禹皇這封印,就好似長在地上一般,勾連四方地脈,與大地渾然一體。”
“同時,它還能汲取地脈之氣不停的成長。這也是為什麼,封印存在的時間越久,威力就越強的原因。”
“這封印的狀態,並非是固定的,而是會一直成長。”
“且它還與地脈相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故而,攻擊封印,就等於是在攻擊地脈,會遭到天地意志的全力反噬。”
“且不說天地反噬是何等的強大,就說地脈被毀,億萬裡大地為之沉淪,化作絕地。”
“天道必然會暴怒,降下天罰,誅滅一切與此有關的生靈。”
看了一會,敖丙總算是看明白,為何禹皇的封印神通堪稱無解了。
確實無解,這封印落地生根,攻擊封印就等於是攻擊天地。沒能力的打不破,有能力打破的顧忌天道,不敢出手,可不就無解了。
玉帝要是以此法封印瑤姬,那瑤姬這輩子都別想出來了,楊戩就是修成準聖,也沒法把人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