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情的發展並不象義興朝君臣設想的那樣。
民亂一起,如同水銀洩地,豈是那麼容易靠幾千禁軍能阻斷訊息的?
次日,也不是六月初二,戰爭暴發的第二天。
寅時初,民眾衝破了禁軍在金川河上設下的路障封鎖,湧向金川門。
禁軍是真攔不住嗎?
自然是不會的,可如今的禁軍兵員成份,可與大明朝是的禁軍不同。
大明朝時的禁軍兵員,皆取自官員的子嗣。
基本上百姓的孩子是進不了禁軍的。
這也是為了防止萬一京城民就能,禁軍可以迅速地平定。
可如今的禁軍,兵員全來自京畿良家子弟。
也就是說,禁軍中許多人都是亂民中的子弟。
面對著父老兄弟,怎麼可能強硬阻攔?
聽著東一聲“二狗,你個死孩子,敢擋你爹?”
聽著西一句“三娃,咱家的所有積蓄,都被狗X的官府貪了,你還為他們賣命?”
諸如此類的話聽在將士耳中,哪還有阻攔的心思?
於是,亂民鬨然湧向金川門。
卯時初,金川門守軍譁變。
在聽說畢生積蓄被貪沒,守宮門禁軍殘殺民眾的訊息後。
將士無比激憤,老子在城牆上為國效忠、與敵拼命,卻被自己人在背後捅刀子?
以京衛左營一個黃姓千戶為首,聯同右營一部,約五千餘人擅離職守,反向南下,要與朝廷討個公道。
這支亂兵途經金川河時,與駐守禁軍發生了衝突。
禁軍放過民眾,那是不得已,誰也沒有膽量、或者是不忍與自己的家人為敵,可職責所在,要放這支亂兵南下,那就是與之同謀了。
倉促之見,兩支隊伍發生了劇烈衝突,從而演變成一場戰鬥。
卯時三刻,宮中眾臣聽聞噩耗,無不臉色慘白。
軍隊在平日裡受控制時,那叫軍隊。
可到了不受控制時,那就是匪!
為禍之甚,尤過於盜匪。
可此時,長公主已經啟程出正陽門兩個時辰,顯然是遠水解不了近火了。
去稟報朱慈烺。
朱慈烺滿臉涕淚,也無計可施,只說“朕已閉關自省,一切國事皆由長公主處置”。
首輔黃道周及群臣無奈之下,只能抽調宮中千名禁軍前往增援金川河。
以求可以穩定局勢,保證城中不亂。
黃道周是個治國能臣,人也剛正不阿。
可他確實不善排兵佈陣。
其實在這種情況下,黃道周應該集中手上禁軍,死守皇城。
而不該再將本已捉襟見肘的兵力分散。
而一千禁軍增援金川河,能起到多少作用?
將亂兵殲滅,肯定是做不到的,那麼火上添薪豈不更助長火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