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九公道:“臣作為兵馬大元帥,身居武將之首,如今國家有難,自然第一個站出來。只是觀姜文煥兵多將廣,又有北海餘孽相助,光憑普通將士難以克敵,需要用到奇人異士。”
西岐剛消停,東邊戰亂又起,如今的大商果然是多災多難。原書中,姜文煥還是靠金吒、木吒才拿下游魂關的,莫非自己的到來對東鎮那塊也有影響。
紂王道:“鄧卿所言有理,你乃兵馬大元帥,有權調到全國兵馬。想必從中挑選一兩個精通術法的人才不難,這事卿便自行解決。”
平亂之人確定了,紂王心中大定,這會只想著早點退朝,去陪妲己玩樂。話說兩位妃子回師門有事了,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宮。
鄧九公道:“陛下,臣當上兵馬大元帥不久,資質尚淺,無法跟聞大帥相比,所以還需一件代表天子象徵的器物,否則只怕難以調動邊關將領。”
不管是五關總兵,還是孔宣這種世外高人,賣不賣自己面子難說,可有一點可以肯定,朝廷的話他們必然聽,有這點就足夠了。
紂王一怔,覺得鄧九公說的有理,於是便道:“下詔:命鄧九公率二十萬大軍,發黃旄,持斧鉞,代朕御駕親征,邊關將領由鄧九公隨意調動,若有反對者,全權處置。”
鄧九公心中一喜,忙道:“臣必當大破賊兵,叩謝皇恩。”
紂王笑道:“鄧卿三日後辰時出發,朕親自為你踐行!”
“多謝陛下。”
百官見鄧九公聖眷正盛,心下羨慕,大商立國幾百載,能讓天子親自踐行的官員,屈指可數。不過鄧九公所立功勞,實乃對社稷有功,有此榮耀倒也正常。
紂王看了一眼百官,正要退朝,這時又見張謙出列,他眉頭一皺,問道:“張卿又有何事要奏。”
張謙大聲道:“請稟陛下,朝廷年年征戰,以致國庫空虛,雖修養了幾月,上月收集了一批糧食到國庫,可數量有限,不足以出動二十萬大軍作戰。”
紂王苦著臉道:“國庫沒錢,張卿可有解決之策。”
作為天子,對於國家錢糧之事,他從不操心,他只負責揮霍。如今張謙伸手找他要錢,他上哪去弄。連行宮建造的錢都是鄧九公出的。
張謙嘆道:“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向西岐借糧,由汜水關韓榮負責為鄧大人東征運糧,二是將東征將士縮減到五萬人,如此能供大軍兩個月消耗。”
紂王不語,五萬對四十幾萬,實力相差懸殊,他想也沒想就否絕了,“向西岐借糧,若朕沒記錯,姬發派人送請降書時,說向朝廷每年上供五十萬石,便以這個藉口向他索要。”
張謙道:“臣遵命。”
糧食的事情解決了,張謙心中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