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也是寧啟帝離開世間的很多年後,大寧王朝已成衰敗之象,搖搖欲墜的王朝,餓殍遍野,時不時便有爆發起義的事情。
許多人都知道,大寧王朝不會存在多久了。
皇族驕奢,權臣當道,誰都知道這座王朝的骨子裡都已經爛了,衰敗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
就在這個背景下,某一年的秋日,在皇宮外的某座府邸裡誕生了一個嬰兒。
他生於秋日的晚霞中,一生下來便不會哭,反倒是異常安靜,於是他的父親,那位大寧王朝的眾多郡王之一,給他取名晚雲。
名字很安靜,也十分應景。
照天城裡每天都會誕生嬰兒,即便是他身上有皇族血脈,實際上也沒什麼特殊的,當時大寧有皇族血脈的人那麼多,只要沒有可能接近那張玉座,就沒有什麼值得關注的。
所以在宗人府的屬官來將他的名字登記在那一冊族譜裡,皇宮裡賜下些東西之後,便沒有人再關注那個沒有哭的嬰兒。
時間就這樣一點點過去,很快便過去了數年,當年的那個嬰兒變成了一個小男孩,這些年裡,這個小男孩寡言少語,除去每天必須去所有皇族子弟要去的學堂之外,他剩下的時間都是一個人發呆。
當然,如果有晚霞的時候,小晚雲一定會坐著好好去看的。
又過了數年,當初的那個小男孩兒變成了一個少年,某天在看著晚霞漸漸消散,夜色快要來臨的時候,這個少年留書一封,然後便離開了照天城。
信裡只說了他要去到處看看,卻沒有說要去向別處。
郡王府的僕人當即便找遍了全程,為此甚至連照天府尹都派出了衙門的捕快,但卻是一無所獲。
眼看著天色漸漸清明,人們這才在城門處找到了另外一封信。
還是幾個字,要去看看,不要找我。
看到這封信,晚雲的孃親當即便跌到在地上,哭成了淚人,“這個孩子從小就不喜歡說話,我一直覺得他奇怪,可怎麼也沒想到,他居然膽子這麼大,一個人出走,年紀又這麼小,還能活下來嗎?”
聽著這話,和她交情不錯的其餘婦人連忙安慰,就連照天府尹也連忙勸慰,說是要一紙公文傳到別處,讓他們幫忙尋找。
話雖然是這樣說,可當時的大寧已經是有些混亂,除去照天城,別的地方,真的說不上太平。
反正不管怎麼說,最後晚雲反正是走了。
沒有人知道晚雲那個時候是怎麼離開照天城的,畢竟他只是個少年,年紀很小,但誰都應該知道,從小就不愛說話的,顯得有些奇怪的晚雲,如果不是個痴傻的孩子,那就是個了不起,有大智慧的人。
從他留下的書信來看,晚雲怎麼都不會是一個痴傻的人。
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人,在外面行走,不應該有太多擔憂。
是的,晚雲絕對不用人擔憂。
晚雲離開照天城,先是去東海看了看那一年一度的大潮,他在海邊站了三天三夜,最後低頭撿起一隻螃蟹,用火烤熟之後,吃完心滿意足的離開,又去了南邊的某處沼澤。
當初大寧當初都有起義的軍隊,雖然大多數都被鎮壓,但也有些頑抗的,南邊那處沼澤便是其中之一。
他在沼澤邊找到了義軍的軍營,看著那些根本稱不上軍人的流民,晚雲微微皺眉,他加入其中,同吃同住三個月,之後才飄然離開。
繼續自己的旅行。
此後的日子裡,他走南闖北,去過了無數的地方。
不過也只用了數年時間。
最後他在一片湖前駐足,看著湖水裡的游魚,晚雲做了一個決定。
他去了柢山。
當時的柢山,和大寧王朝的處境其實差不多,都是一樣的。
岌岌可危,艱難維持。
這是兩個地方相同的地方。
身為大寧皇族,上山拜師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本來自從柢山和大寧王朝建立關係以來,便已經有無數的皇族進入柢山成為了柢山弟子,皇族歷史上的許多強者,都是劍修。
所以晚雲上山,沒有什麼問題。
當時沒有人想到,他會在之後的某一天,成為這個世上最耀眼的人。
教他練劍的柢山劍修境界不高,但學識淵博,見晚雲的第一面,便問了他一句話,“你練劍是為了什麼?”
這實際上是無數上山的弟子都會被問到的問題。
答案也就那麼些,已經被翻來覆去說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