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楚境內,上下各地,所有大祁官吏,要麼被斬了,要麼就是被驅趕出南楚疆域,邊境自發組織起了一支大概數萬人的軍隊,鎮守邊境,以防大祁軍伍的侵擾。
但實際上這番佈置,都是多慮了,其餘舊國早就自立,但大祁也沒什麼動作,這並非是這條南方巨龍沒辦法,實在是因為北邊戰事太緊張,讓梁照根本騰不出手來收拾這些六國餘孽。
沒了大祁的外在威脅,實際上南楚現如今,並沒有什麼大問題。
一切就緒,上下百姓,就等著郢都城那邊,把登基大典儘早舉行,讓他們期盼多年的南楚皇帝回到南楚,然後再重新將上下官吏全部都安排好。
左等右等,他們總算是等來了郢都那邊登基大典的時間,但與此同時等來的,是那些帶著官印來的讀書人。
郢都城這一手,還真讓人想不到,早在定下登基大典的時間之前,崇文樓的讀書人和學宮的讀書人便聚在一起商議,將南楚境內大大小小的官員都給任命下去了。
許多崇文樓和學宮的讀書人,早已經啟程,趕赴各地。
當然這其中還有一些舊南楚的官員,也都一併去了。
不過這樣,就無法去親眼目睹顧泯登基了。
留下來郢都的這些個讀書人,那都是要在六部紮根的。
當然之後的南楚官場,就不像是如今這般了。
大概在明年,就要開始正式的科舉考試,到時候有沒有才能,就看考場上能不能過去了。
一些個重要職位,其實崇文樓這邊和學宮都還在推敲,如今定下的,不多。
也就是宰輔由許然擔任,這位當年大祁皇子的幕僚,之前到了郢都,在崇文樓被崔溥一番考校,竟然還被老太傅稱讚了一番,說了一句驚掉旁人的評語,以後這宰輔的位置,崔溥便沒有想過別人。
而三公之中,顧白依舊是太宰,太傅現如今還由崔溥擔任,而那位大祁太保已然去世,如今這位置,就由帶著學宮百人來的老人接任。
這個安排,告訴顧泯之後,顧泯都沒疑問。
之後安排六部尚書,和一系列的文臣名單,都還在商談之中,不過定下來的,像是吏部尚書,林運已經敲定。
而此時,距離定下的登基大典,至今也就還有半個月了。
黃昏時刻,崇文樓人進人出,儼然一副熱鬧景象。
老人和崔溥這兩位定海神針,坐在遠處,看著前面的年輕人在為了一些個名額爭論,兩人臉上都有些笑意。
崔溥微笑道:“這樣的南楚,你看著舒服吧?”
老人舒服的哼了一聲,輕聲道:“還不錯,就是不知道幾十年後,幾百年後,還是不是這麼個光景。”
老人想的長遠,並不只是看著眼前,有很多事情,他都想做好,一世功業,萬世受用。
“後來的事情等後來人再說,咱們兩把老骨頭,看好眼前,別讓事情出錯就好了。”
崔溥這些天的生機流逝的很快,依著老人的說法,估摸著也沒有幾天的好活了。
這話當然不吉利,可是到了這把年紀,吉利於否都沒什麼好說的了,一切都淡了。
“一切和之前南楚保持不變,你覺得等到以後一統天下,到底是要叫大楚好,還是大寧好?”
老人皺了皺眉頭,顧泯是南楚國的最後一個皇帝,也是大寧皇族到這會兒的唯一血脈。
其實國號不管是這個,還是那個,都沒什麼區別。
“就叫大楚吧,大寧過去了這麼多年,早就是老黃曆了,懶得翻。”
這是他在表態,當然了,最後的事情,還是等那個皇帝陛下才能決斷。
崔溥忽然又問道:“對了,以後你覺得哪位女子做皇后好?”
老人皺眉,呸了一聲,懶得說這些,他站起身,想要朝著外面走去,但是走了幾步,才說道:“陛下不是已經定下了嗎?”
崔溥開懷大笑,聲音不低。
讓不少讀書人都瞬間側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