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仙山,仙霧環繞山體,外人極難看清其中真容,但可見仙鶴齊飛,鶴唳聲陣陣傳出,無數珍奇異獸盤旋其中,共同構成了一幅仙家場景。
一道道流光生出,或是從那座仙山中掠出,也或是從仙山外進入仙山,那是山上的修行者,有的是下山遊歷的弟子,有的卻是遊歷歸來的修行者。
除去那些喜歡御空而入的修行者,也有修行者選擇在山門前停下,以步行上山。
其實這些修行者並非境界不足,只是在山中的輩分和職位不高,沒有御空的權利。
這座仙山的山門立於山腳,以整體青石雕刻而成,山門兩根石柱請雕刻大家鐫刻有大道真言,靈氣盎然,頗有仙風。
而在山門頂處,則是飄逸的三個大字。
天玄山。
透著不凡之意。
據說這三個字乃是當年那位創派祖師爺親手刻下,直到如今,在世間提及天玄山祖師爺,只怕沒有多少人會不肅然起敬。
即便是如今掌權那幾位,只怕也要給這位留下幾分薄面。
山門前,一個身材瘦削的中年男人一身青衫,坐在案前,翻看著一本道家真經,偶有路過山門歸山的弟子都會在此恭敬行禮。
“見過陳師叔。”
男人名叫陳塵。
可不管這些山上弟子如何開口,陳塵只是點頭,並未抬頭,彷彿他的所有心神,都在這真經之上。
眾弟子也是見怪不怪,行禮之後,便各自離去,在他們上山記事以來,這位陳師叔便一直在山門處,從不曾離開,距今只怕也已經是千年光景了。
其實在這般競爭激烈的天玄山,這位陳師叔千年之間不能往山門裡走一步,倒也情有可原,無非是一個境界停滯的緣由。
但是不進好說,可山上這千年,出了不少驚豔弟子,陳師叔若是境界一直停滯,只怕也不能守住這看山門的位置吧?
在天玄山,看大門也不容易的。
可陳師叔就是這麼個怪胎,不進不退,也是千年。
這已經成了山上怪事,深究也無果。
等到弟子們離去,山道復歸清淨,這位陳師叔忽然放下手中真經,抬頭看了一眼天空。
一道綠色光影,朝著他這方急速掠來。
山門有大陣,若無天玄山玉牌的弟子尚且不可入內,這等外物,更是不可能。
他伸出手,攔下此物。
那道綠色光影落在掌心,是一枚玉簡。
晶瑩剔透,一看便不是凡物。
這正是天玄山用來傳信的玉簡,看上面留下的氣息,陳塵很容易便能判斷出,這枚玉簡是三天前發出的。
依著這玉簡的速度,三天前發出,如今才堪堪到天玄山,足以說明這其中的路程有多遙遠。
陳塵認真的檢視了一眼玉簡,發現並非是別家仿製,於是喚出真火將其燒了一遍,這樣是為了抹除上面有可能別的修行者留下的痕跡,從而產生不必要的麻煩,當然,天玄山弟子留下的訊息,是無法將其抹除的。
在做這些的時候,陳塵也順道看了看其中蘊含的訊息。
只是,他好像是沒有資格去看這道訊息的。
片刻之後,他一揮手,將玉簡丟入了案下的爐子裡,重新拿起那本真經。
這一次,他臉上出現了淺淺的笑意。
……
……
玉簡很快來到了天玄山上,負責取物的弟子看了一眼,便拿起這東西送到了山神峰的桂雲殿。
只是一刻鐘,這玉簡便送到了一個年輕男子的手中。
年輕男子一身黑衫,身材修長,面容生得極好,舉手投足間,便有一股出塵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