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的時候,因著臨近廟會的緣故,各家鋪子都想著借這個機會得個好。所以未等結算時候,他們就先爭搶著從林家作坊定了許多美容皂跟養顏皂。
現在誰還不知道,這東西稀缺,甭管是走親還是撐門面,那都是極好的。
所以,凡是有些腦子的掌櫃子都知道,這個時候誰家囤的貨多,誰家就能穩贏。
因著擔心林家作坊供不上貨,柳林鎮乃至附近的走商賣貨郎都增加了進貨數量。這使得作坊的訂單量,忽然就翻了個倍。
哪怕作坊裡晝夜不停的趕工,生產的皂塊跟美容皂,還有一些個胭脂水粉,都有些趕不上各家鋪子的訂單了。
甚至有知道作坊裡物件緊俏的掌櫃子,每日一大早就差了夥計去桃溪村二房門前候著,就想著比旁人多拿些貨。
久不熱鬧的桃溪村,現下可是都快比過年各家親戚走動時候都熱鬧了。
因著來的人多,各地慕名而來的賣貨郎也多,使得村裡一些媳婦閨女打的絡子跟繡的小物件,都賣的多了些。
直到九月初的時候,昏天暗地忙了一陣子的作坊,才稍稍清閒了一些。不過饒是忙成這樣,魯大娘幾個在作坊做工的,都依舊是樂呵呵的。
至於外人,哪怕是說風涼話,也難掩酸話裡的羨慕。畢竟,誰都知道二房這些日子可是包了幾人的吃喝,聽說在初二過了忙的時候,王氏還給作坊裡的人包了大紅封子。
這不,初七柳林鎮集市上,那幾戶在林家作坊做工的人家,家家戶戶都割了肉買了酒水。一瞧就是手裡真有富餘了,要知道,以前的年頭裡,誰家肯這麼遭費啊。
日子過得極快,因著之前幾門生意做得十分順暢,加上林氏專供給劉家鋪子的養顏皂跟皂液等加持著,所以林寶茹接受劉家的產業後,還算得心應手。
當然,林寶茹也沒忘了買山頭的正事兒。在入九月裡之前,林里正就捎了信兒來,說村裡前山的山頭價錢能談到二百四十兩。
恰好林寶茹也打探了一下,往常時候有富貴人家買田地風水好的山頭,多是要四五百兩白銀。如今也就是荒山,加上問的人少,所以價錢上直接就對半了。
如此一來,林寶茹倒是覺得,前山那塊二百四十兩銀子倒也划算。就如她說的,哪怕最後沒有造林成功,最起碼地方還是自個的。
退一萬步說,若以後她攢下了足夠的銀子,那建莊子也不是不可能。畢竟,她瞧著劉家各處養起的那些有著穩定進項的莊子,可是羨慕的緊呢。
所以,一入九月,她就拉了劉書來跟著自個回了一趟村裡,而後讓林里正做中間人一道去衙門簽了買山頭的文書。自此,她名下也算是有了私產的人了。
雖說這也算不上是私產,按著本朝律例,若以後和離,這些產業需得由夫家開口決定去留。
對於這一點,林寶茹實在覺得蛋疼,哪怕是說因著是成親後置辦的,和離夫妻二人平分也好啊。
不過對於這一點,她也沒糾結太久。畢竟,買山頭,劉書來可還出了二百兩銀子呢。哪怕,他壓根就沒在意過那些。
現在林寶茹的日子過得不可謂不自在,劉夫人不太約束她。且自打她將印鑑交給林寶茹後,果真就萬事不插手了,每日裡就是喝茶聽戲,或是與旁的府上夫人小聚一下。
好在林寶茹也算爭氣,又有林家作坊做依靠,倒是沒讓人挑出太多難聽話來。
至於說她的出身,雖有人說,卻也架不住劉夫人護短。幾個回合下來,誰還會尋黴頭啊。況且,這些女人聚到一塊,哪個不攀比?而現在,她們最愛攀比的,除了那些個首飾頭面,可不就是林氏獨有的皂塊跟各種護膚妝品!
至於劉柏氏跟李氏幾個,許是因著之前跌了臉面,所以這兩日倒是沒人再上門來尋她的麻煩。
不過就算這樣,林寶茹也沒覺得被自個斷了念想的劉家族長二叔公跟三叔公家,真會安安生生的認命。
畢竟,按著自家婆婆跟劉書來對那些人的形容來看,他們絕不是那種能輕易打發的人。
只是還沒等幾位叔公上門找茬呢,柳林鎮各家鋪子就又因著一個訊息炸開了——順來雜貨鋪也研究出了皂豆跟美容皂,而且價錢比林家作坊跟劉家鋪子的價錢更低......
順來雜貨鋪的皂豆跟皂塊一上市,就直接被搶購一空。至於一些美容皂,更是因著價錢低了一半而供不應求。
不少人都說,順來的美容皂,竟同林家作坊出的沒什麼區別。無論是洗手洗臉,還是洗衣洗頭,都十分去汙,而且也香噴噴的。
如此一來,十里八鄉的賣貨郎,直接就蜂擁而至。而林家作坊這邊,沒過三日就直接冷清了下來,就是以前那些同林家作坊說的千好萬好的鋪子,都紛紛轉向了順來雜貨鋪。絕世唐門 fo
如今,也就只有劉家鋪子跟李貨郎,還有陳家的幾個鋪子還堅持著從桃溪村訂貨。餘下的,要麼直接轉頭尋了順來雜貨鋪進貨,或者還在觀望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