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有的時候江佑希去找她,也是多次見不著面。
聽說魏顏曦和趙珉又一起離開了這裡,連同他那位自己沒有見過的師妹,也一起離開了,具體去了哪裡,江佑希也不知道。
兩個人特意找了一塊和當時那塊田地差不多大小的,發現,用了這新發明的農具,幹起活來的確是事半功倍,而且,身體也不像以前那般痠軟痠痛。
“, 這東西的確是好用,不知道佑希有沒有給它起名字?過幾日,我就讓人全國推廣,務必在一個月之內,讓百姓們都用上這新的東西。”
江佑希在原有的犁頭,做了一些改良罷了,以前他們所用的犁頭全身都是木質的,而且,犁頭身還是寬的,不僅阻力大,而且容易磨損。
江佑希將犁頭換成了鐵質,而且,犁身也換成了現在的尖頭,這樣,在耕地的時候,所用的力氣便會小上許多。
犁頭的把手位置,江佑希還是採用的木質,只,是將那木頭磨圓,使它更加的貼合手掌,這樣,人在長時間勞作的時候也不會感覺到,手掌很痛。
江佑希記得她前世在一本農具學的書上看到這樣的犁頭的名字叫做鐵犁,既然享受了前人的智慧,那麼,這名字也就這般流傳下去吧。
“就叫鐵犁吧,簡單好記,主要是叫起來圖個方便罷了。”
“好,這個名字的確是簡單好記,那些百姓多事不識字,還是佑希想得周到。”
對於江佑希的決定,趙鈺一向是十分支援的,再加上,江佑希說的也不無道理。
“,那我就儘快安排人將這鐵犁推廣出去,讓百姓們儘早擺脫繁重的勞役。”
趙鈺忽然有些迫不及待,若是全國的百姓都用上這樣的鐵犁,幹活起來事半功倍,原本,百姓們耕種的時間是在兩個月左右,這樣,就只需要一個月。
而節約起來的另外一個月,百姓聞便是可以去想想其他的謀生方式,或者,便是可以休息,無論如何,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好,,那咱們就回去吧。”
江佑希笑著點了點頭,算了算,他們南行宮也將近一個月了,如果說再不回宮的話,恐怕,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們還指不定會如何編排她這個皇后了。
……
第二日一大早,江佑希他們便踏上了回程的馬車,看著後面的行宮離自己越來越遠,心中也多少有些惆悵,不知道下一次來這裡會是什麼時候。
趕路的日子總是過得,眨眼間,一日便過去了,朝堂上的人早早的就得到了訊息,文武百官紛紛在城門口迎接,百姓們夾道相迎,倒也是一番熱鬧。
同時,趙鈺當場便宣佈了要推廣新農具的訊息,最高興的莫過於那些百姓,在得知這農具是江佑希發明的,一個個看向江佑希的眼神充滿了尊崇,虔誠的跪拜著,有些女子,直接將江佑希當成了偶像。
一個月便過去了,鐵犁已經在梁國上上下下推廣了,現如今,梁國的百姓們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有一個,而江佑希的美名也是越來越大。
有不少地方還自主的出錢,建了兩座江佑希和趙鈺的雕像,時時祭拜,,已然是將趙鈺和江佑希當成了兩位神明,特意下凡來拯救他們的。
梁國上上下下的變化也傳到了其他國家的耳朵裡,乎,便是有許多國家的皇帝派來了使臣,想要將鐵犁引進到他們國家。
他們拿回去以後,他們的地質不同,根本無法使用。
乎,大部分國家的人都放棄了這個想法,,有一個小國家特別的貧寒,迫切的想要改變現狀,,便派了一個最尊貴的王爺過來,想要以高價讓江佑希給他們國家設計一個,符合他們國情的農具出來。
對於這樣的要求,江佑希本來是想置之不理的,她現在作為一國之母,自然是不會缺那些金銀身外之物,只,那個國家的確是過於貧寒,百姓文民不聊生。
瞭解到這個,江佑希倒是有些不忍心,乎,變勉強答應了下來,經過一個月,江佑希終設計出了符合他們國家要求的東西。
那個國家推行了以後,百姓們的生活也的確是變不少,,對兩國十分的感激。
特地派遣的使臣過來表示感謝,同時,帶上了他們當初約定的重金。
“這一次多虧了貴國的皇后娘娘,否則,我國百姓還不知道會樣,皇后娘娘悲天憫人,實乃神仙下凡。”
那個國家的使臣以上來便是對著江佑希拍了一通馬屁,幾乎是把他這輩子能夠想到的溢美之詞,全部都說了出來。
對於這些讚美,江佑希不置可否,之所以幫他們的確是看在百姓疾苦的份上,,自己也拿到了相應的報酬,也算是一種你情我願的交易吧。
出手不打笑臉人,人家都這麼說了,自己也自然是需要客套一番,“使臣言重了,路途勞累,定然是受了不少苦,再一次,本宮敬你一杯,以表謝意。”
謝謝你千辛萬苦給我送金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