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1章 巧遇

這對幼娘一家來說,蘭溪簡直是把能下單的金母雞直接白送給了他們,感動得一塌糊塗,直嚷嚷著下輩子要給她當牛做馬。

至於砍柴?那算什麼,他們只不過是在每日給自家砍柴時多捎帶了這麼一捆就換回了一個能生錢的方子,這還不是白送?

因為蘭溪也只是在大學宿舍裡見過室友用發豆芽神器發過幾次,自己並沒有上手實操過,並不能保證她說的法子是否可行,所以對他們的激動和感激很是心虛,生怕他們空歡喜一場。

不過這一點在幼娘她們看來是非常正常的,方子本就不可能一試就成,不然豈不是誰都能琢磨出來了。

幸運的是,發豆芽這個方法確實操作簡單,即便步驟不夠完整規範,但經過幼娘這個小丫頭無師自通的學會運用控制變數法試驗了幾次後,還真讓她們做成了。

把話說遠了,總之,就是因為她把發豆芽的方法交給了她們,所以腦子靈活的良子才想到了把這冬日難得吃上新鮮蔬菜賣去酒樓。

說來也巧,良子入城時被這聚鴻樓霸道的燒雞香味吸引而來,最後自然也是選擇了和這家酒樓達成合作。

一開始收到這豆芽菜時,掌櫃並沒有把它放在心上,只是看它做出來後嘗著清新爽口,想著給被燒雞膩住的食客填個爽口的小菜。

可是隨著天氣逐漸轉寒,市面上很難再見到新鮮的綠葉菜,可這豆芽菜卻每日都能按時按量供貨,甚至有客人來了酒樓後就為了專門嘗這一口豆芽菜,於是這一疊子豆芽的價格也越來越高,幾乎能豬肉相比。

豆芽菜打響了名頭,別的酒樓聞風而動,四處打聽這豆芽菜到底是從哪來的,幼娘一家賣豆芽時從沒想過遮掩,也確實想不到這豆子發出來的小芽會隨著時節的變化而水漲船高,很快便被有心人打探出來。

出於為人的信義,又因為這本來就不是自己祖傳的方子,因此幼娘一家沒有將豆芽在賣給別家,甚至都沒有要求聚鴻樓加價。

發豆芽的成本只是耗費一些不值錢的豆子和搬運的人力,卻為他們賺來了不少錢。

說實話,對莊稼人來說,說這錢是大風颳來的都成。

原本此時該成為一樁美談,可事情壞就壞在人心難測。

幼娘她們堅守了自己的本分和道義,但聚鴻樓卻可就沒有這樣高尚的情操了。

透過豆芽菜的名字和豆芽中未洗乾淨的豆衣,聚鴻樓猜測也許這豆芽就是用豆子種出來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種植,他們的確成功得到了一批外觀相似的豆芽,可惜卻不如傅家人給的粗長。

要說當初豆芽被成功養出來以後,誰去做這個生意卻成了傅家人最為困擾的問題。

傅父就是單純的莊稼漢,即便京城就在眼前,一輩子去過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讓他去做生意簡直比登天還難。

傅父是這樣,傅母更是好不到哪裡去,出門在外甚至都不敢抬頭與人說話,因此當時便由幼娘和良子自告奮勇的接過了這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