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七章 風燭

“埃塞爾·瑪麗·史密斯,英國著名的女作曲家之一,並曾受封過英帝國女勳爵。她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裡,所以自幼便有一種不讓鬚眉之氣。

她的性格也很與眾不同,從小就擁有一顆敏感多思的心靈。這樣的性格特質,讓她最終順利地踏上了學習音樂的道路,也使得她的愛情羅曼史精彩非凡...”

這位中年男老師,在講臺上聲情並茂地繼續著他的演講:

“史密斯曾在自己七旬之年,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七十歲,愛上了比自己小很多的年輕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而且當時的史密斯對弗吉尼亞是深深的暗戀。

她曾經還大膽地,給自己當時的戀人寫了一封信,她在信中寫道:‘我想知道為何我對弗吉尼亞的愛來得如此容易,而對你我卻無能為力。’”

聽了老師說的這個故事,此刻蘇月的內心,被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深深地震撼到了。

她從未想過有人會在七十多歲的高齡,還毅然決然地選擇放下一切,去愛上另一個人。

“最終,這位七十歲的女作曲家,和這位年僅四十歲的年輕作家相愛了。”老師的兩撇小鬍子,跟隨著他激情洋溢的演講,不停地上下襬動著:

“而這位年輕的作家,有一次在他回憶起自己第一次見到史密斯時的情景,他是這麼形容的:

’在熙熙攘攘的威格莫爾音樂大廳的過道里,埃塞爾·史密斯穿著粗花呢服飾,高筒靴,毛氈帽上有一片美麗的藍色羽毛。她看起來是那麼地活力非凡,真是使我著迷。’”

沒想到這個世界上,居然真的有人為了追求美好真摯的愛情,而奮不顧身。

蘇月不禁在心裡感慨道,她又不自覺地盯著螢幕上史密斯年輕時的照片看了許久。

她的眉眼是那麼地端莊而清秀,透著一股高貴典雅的不凡氣質。

蘇月不禁羨慕起史密斯的那股活力和勇氣,她想到自己也曾是那麼義無反顧地追尋著沐遙的身影。

但不同的是,最終自己卻無能為力,怎麼追也追不上沐遙的腳步,心中的無助與寂寞更是無處訴說。

不過在聽了這個故事之後,自己彷彿得到了某種特殊的安慰,內心也漸漸地不再那麼孤單了。

“原來世界上終究會有和你一樣的人,所以請不要沮喪,因為你永遠不是一個人。”

蘇月心滿意足地微微一笑,然後饒有興致地聽著老師繼續往下講:

“不過呀,所謂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他們倆最終還是沒有逃開註定分離的命運。

這兩個人的關係時而火熱,時而冰冷,時而鼓舞人心,時而又令人沮喪。

最終他們選擇成為了朋友,並一生一直保持著普通朋友的關係。好,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些史密斯的代表作...”

“最終...成為了普通朋友?”

蘇月心中角落裡的那支小蠟燭,剛剛才燃起熊熊的火焰,迎著舒適的微風,輕輕搖晃著那希望的火苗。

而現在,就像是突然間颳起了一陣狂風。小小的希望之苗,根本經不住這狂風的無情暴虐,一瞬間就被徹底地熄滅了。

隨之一同熄滅的,還有蘇月心底那僅存的希望。

“沒錯,我和沐遙,不也是各自散落天涯,最終淪落為了普通朋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