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趙國相托,這是小傢伙趙雍依賴趙興的感情再現。
趙興可不敢接這燙手山芋,不是他怕了五國聯軍,而是他怕了肥義樂池等人的嫉妒。再說了,自己想要獨自救趙也不成,自己一個新人,沒有人支援,是什麼事情也做不成的。
於是趕忙回禮道:“趙國是君上的趙國,我是君上的臣子,一定為國為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相幫主國政,大將軍主刀兵,我假相幫參謀,諸位公卿大夫大賢各司其職,如此共同努力才能救趙國。”
這話說的圓滑無比,所有的人都能在救趙國的過程中出力,大事成了,所有的人都有功勞。這樣大家才一團和氣。
大事一決,肥義再次站到了中間,趙興退了一步,與他錯肩而立。
公子成站出來提出了第一個問題:“既然想要和敵人針鋒相對,我們需要動員時間,怎麼辦?”
這是一個很關鍵的第一步,五國早有準備,在戰爭動員上,就已經快了趙國一步了,現在在這個通訊全靠吼的時代,想全國發動徵召令,需要時間。
在這個交通基本靠走的世代,各地應募之兵集結需要大量的時間。怎麼將丟失的時間搶回來,為戰爭做準備,已經是關鍵中的關鍵了。
對於這一點,肥義也沒有了辦法,於是,自然而然的看向了趙興:“興子有何辦法?”
我有啥辦法,我也沒帶手機電臺,我——“辦法當然有。”趙興眼珠一轉,就上了心眼了。
一句話,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一個個都伸長了脖子看著趙興。
“各國遞送文書使節幾時到的邯鄲。住在何處?”
這個時代,除了幾個關鍵的部門有人專管之外,其他的事出來,就臨時抓人接手。
大夫田雨站出來:“回假相,五國使者昨日晚入城,直接入了館驛,明日一早入宮面君奉上文牘。”
趙興嘿嘿一笑:“很好,很好,請田大夫立刻去館驛,宴請五國使節。”
“為什麼?”
“堵住他的嘴,纏住他的腿。讓我有機會唱一出空城計。”
空城計,大家不懂,但看趙興那胸有成竹的意思,似乎是好有辦法似滴。
他的態度穩定住了人心,大夫田雨毫不猶豫的回答:“假相放心,他們若是能出館驛一步,你打折我的腿。”然後告辭國君,急匆匆的去了。
“老師,空城計,顧名思義,是要將整個邯鄲搬空,這是何意?”趙雍好奇的詢問。
趙興立刻羞愧的摸著自己的鼻子:“對不起,成語使用錯誤,我的意思是緩兵之計。”
樂池詢問:“何為緩兵之計?”
趙興道:“敵先於我動了,正如公子成大夫的說法,我們必須把時間拉齊,大家來一場公平的戰鬥。但是我們再擠時間也不會有多大的作用,那麼我就指揮五國,將行動的時間拉長。”
“如何辦到?你又不是他們五國的相幫。”
幾個國家用一個相幫,這事在春秋戰國屢見不鮮,現在的蘇秦就是,公子成才有此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