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練千百次,新殺招終於練成。
洪範踱著方步來到鐵棒前,摸著尚有餘溫的斷口,回想起剛剛的風馳電掣,一時間有些盼顧自雄。
“框架已經跑通,接下來便是些修修補補的熟悉過程了。”
他回到桌前,將試驗完整記下。
第一張紙被折起放到一旁,露出下面的文字。
《遠距離動能武器預研》。
而後洪範開啟木盒,自其中取出二十枚鐵子彈。
更準確的說,是沒有彈殼沒有底火的二十枚彈頭。
這些彈頭是他昨日在鐵匠鋪親自鑄造打磨,雖然比不上機床壓制,但至少質地均勻、可堪一用。
自從“燃氣”加速成功後,他很自然地想起了前世常常用來打獵與競技的一種武器——氣槍。
院子一頭的鐵棒被拔去,換了根木靶。
洪範站至三十米外,拇指輕彈。
噹的一聲響。
子彈射入空中,旋即被細沙四面合圍,懸浮在洪範肩前。
更多荒沙湧了上來,以其為中心,延展成一根兩米長的槍管。
洪範放緩了呼吸,集中起所有注意力,仔細調整槍管內徑,直至五個呼吸後,達到當前能力的極限。
自得到沙世界以來,這是他所面臨難度最大的一次微操挑戰。
照門與準星各自成型。
“機匣”緩緩蠕動,反覆汲取壓縮空氣。
炎流勁最後介入,將砂體炙烤至八百攝氏度。
此時,機匣內壓抵達了兩百個大氣壓。
【開火。】
洪範念頭一動,咬死彈頭的砂體驟然放鬆。
槍口無火,只砰的一聲雷鳴,比瞬步的動靜小了許多。
一道黑影飆出,命中了木靶左側。
洪範揮散飄至臉上的大片熱流,上前看靶。
厚達兩寸的硬木被輕易打穿,散出許多木屑。
彈頭則嵌在數米外的夯土中,有相當程度形變,已無法再使用。
洪範仔細評估後,回到石桌旁記錄。
【第1次試驗:
鑄鐵子彈,重八克,槍管長二米,無膛線;
槍口初速:二百米每秒(目測);
槍口動能:約一百六十焦耳……】
這發射擊的威力不足前世常規步槍子彈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