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七十三章 蛻變

神京乃九州之會、人族之核,關乎天下的大事、要事每日不知要在這發生多少起。

但哪怕在神京,過年也是最大的事。

提早確認了一個月內不太會有差遣後,洪範安頓好沈鴻等人,於年前獨自回往金海,與提前從西京出發的劉嬸等人匯合。

春聯、團圓、歡宴……

正和三十一年的尾聲在煙花爆竹的喧囂中燃燼。

這一年有頗多變化。

金海城建起了開明行的首個分部,累計擁有超過兩千把燧發火槍與二十門新式野戰炮;洪家新增了七位貫通,算上洪範自百勝軍帶回的力量,貫通總數超過一百二十人;洪赦與洪烈二人長期持有明神與赤面狻猊,與先天火行靈氣漸漸親和,先後突破至天人交感。

正和三十二年元宵之後,洪範設計的三種新槍經過幾次試做迅速定型生產。

因是首開先河,新品未經反覆打磨,而是透過後續使用的反饋逐步改善;即便如此,新槍的效能已有非凡跨越。

鋼製膛線後裝擊針步槍的扳機成功率超過九成,有效射程達到三百米,射速十發每分鐘。

左輪手槍輕便可靠,雖然裝彈麻煩,但帶上兩把就能連射十發,火力可謂質變。

至於結實耐操的雙發霰彈槍則主要為武者中近距離作戰設計,使用滑膛槍管和膨脹鉛彈頭;考慮到黑火藥爆速將槍口初速限制在四百米每秒,錢宏特意採用十五毫米口徑六十克重彈丸搭配超量黑火藥裝藥,雖然百米外沒啥準頭,但槍口動能足足搞到了四千八百焦耳,是M16步槍的三倍……

西京早春的驕陽之下,洪範試射三輪,見三層皮甲在暴擊下穿透炸裂,彷彿從這些造物上看到了前世的幻景。

他旋即決定不計代價地補貼第一批產品,務求最快速度跑通產線,將它們及早送入涼州邊疆民眾的手中。

在眾多金行武者的投入下,開明行在二月十五前便趕出過百產量,大部分優先送往金海城試用,受到廣泛好評。

三月初三,洪府演武場。

偌大靶場周圍堆了三米高的防流彈坡,朱衣騎重甲配槍林立場下。

“你回來前族裡就一直在演練新槍用法。二月底洪博帶隊往大沼走了一遭,實戰裡多次在二百米外重傷蛇人,百米距離有機會一擊致命,再加上換彈迅速,新槍效能應有舊槍的十倍。”

觀禮臺上,洪武湊身對洪範說道,難掩感慨。

“從前野戰我們五比一能相持,有燧發槍以後二比一有優勢,如今小規模遭遇戰一比三可穩勝。”

哨聲響起,貫通巔峰的徐庭作為代表演武。

雙手握持霰彈槍,他步行連續腰射,試後坐力如無物。

十米外兩個厚三十公分的硬木靶在獨頭彈下脆弱如紙,左右炸開。

甩槍橫腰,徐庭一把抽緊槍帶,隨後自腰側拔出兩把左輪,在快速行進中左右開弓,二秒十射中十個鐵板靶,清脆錚鳴疾若一線。

餘音未散,重斧已自背後抽出。

徐庭借衝鋒之勢迴旋劈斬,橫斷最後三個木人靶。

演武場內響起熱烈的歡呼聲。

“西京送來的標配霰彈洪博在蛇人身上試過了,除非貼身開火否則殺傷效果一般,但重型獨頭彈的威力著實有些狠。”

洪武鼓著掌,在嘈雜中略略放大音量。

“三祭、四祭蛇人的力量與生命力驚人,從前只能用渾然武者對付,但有了重型霰彈槍,我估計三個默契配合的貫通境足以穩穩拿下。”

洪範聞言頷首。

大華上層社會對火器向來不屑,主要原因就是槍械對中高階武者的威脅太有限。

渾然武者的反射速度普遍低於四十毫秒,能在近百公里時速奔跑中保持高靈活性,這毫無疑問超出了凡人瞄準能力的上限。

但蛇人最突出的鱗甲和生命力恰好都與槍械最過剩的威力對沖——須知五千焦的槍口動能換個鋼彈頭都足以單發獵象了。

“族裡現下不缺錢,我與阿勝討論過,打算以後給家兵全面配置新式長槍,貫通以上則標配一把雙管霰彈槍與兩把左輪;另外族學也新增射擊科目,從十五歲開始教起……”

洪武細細報陳,注意到洪範極少見地展露出疲態。

徐庭已經退場。

更多武者又用金海本地改良的特種槍械演示了多種射擊技術。

火行、雷行武者所用的特製左輪直接以真氣擊發,不需要扳機、擊針和火帽等結構,貫通熟手可以做到兩秒填滿五發彈巢,若非黑火藥發射次數太多容易炸膛,短時間內能維持半自動步槍的射速。

水行武者可以快速冷卻、清理槍管,一般追求長時間持續火力投射,拉扯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