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章 會試漫漫,終有歸期

就在范進等考生奮戰會試第二場的同時,順天貢院的考官們也陸續忙碌起來。

數千份經過彌封,也就是糊名的答卷,被陸續送進了至公堂。

糊名法早在武則天時期就已創立,但僅僅只是在殿試環節採用,並沒有普遍應用於科舉的全過程。

直到宋真宗時期,糊名法才被徹底推廣開來,宋真宗曾對宰臣王旦等人說道:“今歲舉人頗以糊名為懼,然有藝者皆喜於盡公。

此時,兩位主考官,八位同考官,正依位分高低,垂手立於至公堂內孔聖人畫像前,先是焚香祭拜,行三跪九叩大禮。

緊接著徐階作為主考官,上前一步,面向眾人,沉聲道:

“諸位同僚,我等肩負為江山社稷秉公取士重任,還請萬勿因私廢公,更不能貪戀蠅頭小利,受人請託,納人賄賂!”

“一經發現,我必上奏聖上,嚴懲不貸!”

“謹遵徐大人教誨!”

下首一眾人等,盡皆響應。

徐階見此,點了點頭,旋即又說道:“此外,閱卷過程中,還請諸位牢記士子寒窗苦讀不易,務必用心,時時在意,不使明珠蒙塵......”

說了一番場面話,徐階揮了揮手,示意本次會試閱卷工作正式開始。

會試閱卷流程與鄉試類似,都是由同考官薦卷,主考官決定去留。

而在考官們緊鑼密鼓地推進閱卷工作的同時,會試第二場也在悄無聲息間結束,第三場如約而至。

第三場,考的是策論,“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范進回想了一下,此句當摘自《道德經》第十四章,即便是他見了,也頓覺這題出得奇也怪哉。

構思了一日,斟酌了半日,待到第二日午後,范進這才略一落筆,嘗試答卷。

到了第三日,早上八點左右,范進便已經將第三場的試題全部答完,並且還字跡工整的謄抄了一遍。

此時距離收卷還有不少時間,范進收拾好東西,便環顧起這小小號舍,心中略作感慨,臉上帶著一抹釋然。

這是自己奮鬥過的地方,即便條件簡陋,卻也是科舉途中里程碑的見證。

只不過,倘若是讓他再經歷一遍,他是萬萬不肯的。

有些東西,註定了只能成為追憶,絕不能昨日重現,就像死掉的前任,才有資格成為心中的白月光。

范進正圍炭盆烤著肉乾時,便聽得數聲雲板之音傳開,緊接著有書吏在號舍外大聲喊叫:“頭批放牌的時間到了,有做完想提前交卷的考生可以交卷,到我這裡領取令牌離開......”

聽了這話,范進先是再度檢查了一遍卷子,並未發覺任何錯漏,這才舉手,示意交卷。

收卷官從旁走過,收了卷子,當著范進的面鄭重彌封,態度頓時好了不少:“好了,你可以收拾東西,自行離開了。”

言罷,丟下一枚令牌,“憑此令牌,可出貢院,守門軍士不會阻攔。”

范進拱了拱手道:“多謝大人!”

范進提著行囊考籃,出了號舍,回頭遙望了片刻,便徑直匯入人流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