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隱約覺得這絹布不一般,待細細分辨,依稀辨認出這是鄭和寶船的設計圖紙之後,更是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即便只是手繪副冊,其意義仍然不消多說。
究竟是何人,竟冒著抄家滅族的風險,將這份圖紙,藏匿於浩如煙海的藏書之中。
而且,此人不藏匿在別處,而是藏匿在《永樂大典》內,足見其良苦用心。
想來也是,《永樂大典》當屬史無前例的鴻篇鉅製不假,但浩如煙海,兩萬多卷,一萬多冊,除非誰閒得蛋疼,否則決然不會逐一翻閱。
“這是一份價值無法估量瑰寶!”
范進雙手發顫,甚至遠比看到全套的《永樂大典》更為激動。
深吸了口氣,范進向著虛空行了一禮,“後學末進范進,代子孫後代,感謝先生大義!”
“有生之年,在下定會讓寶船重見天日,絕不辜負先生一番心血!”
這是一份足以改寫歷史的圖紙。
范進將圖紙珍而重之地收入袖中,吐出一口濁氣,折身腳步輕快地下了三樓。
現在還不到讓這份圖紙重見天日的時候,暫時還需要忍耐。
回到辦公廳堂,范進囑咐了灑掃衙役幾句,旋即看了看天色,估摸著已經到了下值的時間,遂也故作尋常,匯入一眾翰林之中,有驚無險地出了翰林院。
日漸西斜,夕陽將整座京城都染成了橘黃色,范進正待匆忙趕回家中,殊不知早有人提前將其截住。
原來,今日是他們入職的第一天,於情於理都該有一場接風宴。
並且一應支出,走的還是還是公款。
難得有這樣的機會,范進自是從善如流,與其他翰林一道隨行前往。
此次接風宴選的地方,並不是什麼金碧瓦臺,更不是什麼高階會所。
至少從外面看,除了掛著一個‘碧貴軒’的牌子以外,任誰看了,都只道平平無奇,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二進院子,決然與鋪張奢華無關。
唯有置身其中,方才會意識到內裡別有洞天,一應裝潢擺設,無不精美絕倫。
縱是與名滿京城的聚賢樓相比,此地也不遑多讓了。
范進略微觀察旁人的神色,盡是古井不波,顯然此地當屬尋常時候一眾翰林小聚之地。
一行人剛進了小院,掌櫃的便丟下手上的活計,忙迎出來問訊。
李春芳略一挽袖,淡淡道:“老規矩,安排翰墨軒。”
掌櫃的自是忙將眾人迎了進去,旋即又吩咐店夥計趕緊上酒菜。
進了包廂,一眾翰林當即按照賓主官位依次落座。
像是此等些許小事,李掌院年事已高,又身兼吏部尚書一職,公務繁忙,自是不會親臨,故而託付給了沉穩幹練的翰林侍讀李春芳便宜行事。
范進身為翰林院修撰,官位不低,只是稍稍落後李春芳幾個身位,倒也尚算是靠前。
幾人正說話間,又來了一行人,范進打眼一看,認出其中一人,赫然便是張居正,倒是其身旁那人,范進依稀有幾分印象,卻道不上來名姓。
李春芳見了,當即招呼兩人落座,“叔大、肅卿,今日你們可是來晚了,待會兒可得多喝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