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又說回來,這已經是自己新官上任的第二天,至今連第一把火都還沒有燒起來。
自己必須得做點什麼,總歸不能像前任一樣只知遵循舊例。
新官當有新氣象。
拼音、阿拉伯數字不能用,不代表其他現代化的圖書管理方法就全然不適用。
再者,大明固然沒有拼音,但洪武正韻已流傳多年。
比方說《永樂大典》便是採用的按韻排序的方法,查詢起來,的確是方便了許多。
倒是其他一干書冊,大體上除了依照朝代排序以外,並無太多更精細化的管理。
況且,單是洪武正韻同樣力有未逮,還需在這味主藥之外,再添幾味輔藥。
范進斟酌了半日功夫,綜合了後世諸多圖書管理辦法,又詳加修改,這才蘸墨提筆,列舉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
其餘的話,只能靠他花時間,把藏書閣這數十萬冊書,逐一烙印在腦子裡,以免將來嘉靖帝當面考校答不上來。
若是依照常理,縱是當世奇人,也沒有這份自信。
可誰叫范進慧根一增再增呢?
多花些時日,水磨工夫,總歸是有希望先囫圇吞棗地背下來的。
至於全部理解消化,卻是難了。
這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事業,可一旦達成,天底下若論博學,估計無人能出其右。
待平復了思緒,范進當即將藏書閣一干差役叫了出來,打算燒起這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
好在,能在翰林院藏書閣當值,即便不通詩書,卻也些須認得幾個字。
翰林院八個差役,除了負責灑掃那位老役大字不識一籮筐以外,旁人俱都沒有疑問,當即著手整理起來。
似這般,又過了兩日,范進正從辦公廳堂出來,抬眼便看到一道鬼鬼祟祟的身影,在藏書閣外遊弋。
此人不是高拱,還能是誰?
“高編修?”
范進主動上前打了聲招呼,“高編修可是尋範某有事?若是有意尋找經史子集等一應藏書,範某當可略微作陪。”
高拱見了范進,當即有些期期艾艾,低著頭說道:“下官來此,並非尋找典籍。”
“那便進來說話吧。”范進見他有些不自然,旋即將其請進了辦公廳堂,命人奉上茶水。
范進見高拱面有難色,不免主動開口相詢,“高編修可是遇到什麼難事?”
聞言,高拱面色一囧,許久才道:“下官此來,只為消除誤會,此前確是下官誤會範大人了。”
說著,還鄭重地朝著他遙遙拱手。
范進心道,沒曾想這高拱竟然還惦記著接風洗塵宴上的事。
此人雖一貫名聲不佳,在翰林院人憎鬼厭,此番看來,倒也尚且算不上惡人。
“高編修說的哪裡話,你我同在翰林,自當和睦相處,肝膽相照。”范進心知,高拱此次當是來‘折結下交’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