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范進用過早飯,便身著袍服,頂戴烏紗,徑直趕往翰林院入職。
雖說翰林院只是一個正四品的衙門,但卻是天底下最為清貴之所,更是朝廷儲才養望所在。
遠遠望著翰林院的衙署,范進不由得深吸了口氣,攥緊的拳頭緩緩鬆開。
這是一個絕佳的仕途起點。
雖不能說入了翰林就一定能拜相封侯,但若不能邁入這道門,縱是做出天大功業,也註定與宰執天下無緣。
待行至翰林院衙門口,還沒等范進出示文書,值守衙役便當即將他迎了進去,顯然是已提前比對過今科入職翰林院的新進進士的相貌。
范進道了句有勞,旋即便從容邁步,跨過了那道旁人眼中如同天塹般的大門。
在差役的引領下,范進直接來到負責新晉翰林院報到的廳堂,此時張四維、張春、王世貞等新晉翰林,基本也俱都雲集在此處,等候分配辦公房舍。
負責分配房舍的是翰林院的一位侍讀,觀其相貌約莫四十歲上下。
此人生得白淨,一臉和善,見一眾新晉翰林俱已到齊,說了幾句開場白之後,復又看向眾人道:“哪個是范進?”
話雖如此,但目光卻已先一步落在范進身上。
范進聞言,當即行禮,“末學後進范進,見過大人!”
侍讀略一撫須,面色溫和,不吝稱讚道:“果如傳聞般沉穩幹練。”
范進嘴角扯了扯,暗道這位侍讀大人怕不是在說他老?
“大人過譽了,在下蹉跎多年,僥倖得中,如何當得大人如此誇獎。”范進謙讓了一句。
“汝之經歷,吾早已有所耳聞。”
侍讀學士命人先帶其他新晉翰林挑選辦公房舍,旋即又命人給范進搬來椅子,奉上茶水,
“早在去年,周司業便將你在童子試、鄉試上的一應答卷,薦給了掌院學士,我亦僥倖得以一觀,確如周司業所言,當為天地之至文!”
誇獎了范進一番之後,這位侍讀學士,也不免將翰林院一應事務,據實以告。
在談話中,范進也得知了此人的身份,李春芳,翰林院現任兩大侍讀之一。
對於這一位,哪怕是范進明史造詣爾爾,仍舊印象深刻。
蓋因,此人正是從徐階手中,接過了大明內閣首輔的接力棒,成為少有的‘狀元首輔’。
范進暗自思忖,李春芳之所以對他如此和善,固然有周進的因素,但未嘗沒有狀元之間惺惺相惜的情結,言語之間,對范進多為提點。
“好了,翰林院的大體情況,我已同你說了個大概,至於其他細枝末節,往後時間長了,你自是知曉。”
說著,李春芳緩緩起身,準備親自送范進入職,“平時掌院大人公務繁忙,翰林院的日常事務,多託付給我與袁侍讀負責。”
“至於對你的安排,掌院大人已經吩咐過了,往後便負責修訂朝廷曆法和藏書,管理一應經史子集等典籍吧。”
說著,李春芳拍了拍他的肩膀,“翰林院藏書浩如煙海,不下數十萬冊,往後你身上的擔子可不輕啊!”
范進細細聽著,對於自己的職責分工也有了清晰的概念。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圖書管理員。
這個安排,倒也符合常理,同時也合乎他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