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51.當庭自辯

修築一座平原清水庫,開挖一條皂河,嚴世藩自忖,有個一百萬兩銀子,應該能辦下來。

當然,前提就是從上到下都不拿。

這放在平時很難,工部的專案,百官早已習慣了伸手張口,視之為唐僧肉。

但這一次,掏銀子的可是嚴家,誰若是想伸手?

哼哼.......

嚴家有的可不只是菩薩心腸,還有金剛怒目。

只不過,想到要花上百萬兩銀子,嚴世藩不免有些肉疼。

這一次,無論如何,都要朝嘉靖帝要些銀子。

國庫沒錢人盡皆知,但嘉靖帝的內庫,應該還有不少銀子。

更別說,嘉靖帝藉著宮妃省親發了二三百萬財的事情,早就瞞不住了。

即便端午齋醮花費不少,但總也不至於這麼快就‘月光’了吧?

嚴世藩多次催促,范進自然不好推脫耽擱,當日便將自己的一應想法整理成冊,送到了嚴世藩的工房。

嚴世藩只是粗略看了一遍便大點其頭,暗歎范進此人,果然不愧是世所罕見的‘治河專家’。

旋即,嚴世藩便以自己的名義,寫了一封奏摺,準備交給班房,呈送給通政司。

然而,在奏摺即將離手的那一刻,又鬼使神差地收了回來,按耐下‘冒功’的想法,在自己的名諱之後,略一猶豫,便加上了范進的名姓。

嘉靖帝沒有那麼好糊弄,自己幾斤幾兩,想必嘉靖帝一清二楚。

既如此,還不如坦蕩一些。

當然了,這趟便車,他是無論如何都要蹭一蹭的。

下屬的功勞,四捨五入,可不就是上官的功勞?

沒有將‘治河之法’完全歸功於自身,嚴世藩自認已經足夠厚待范進的了。

小閣老的奏摺,自然沒人敢攔。

負責初審奏摺的通政司左右參議,連看也沒看,便直接登記在冊,把這份奏摺,直接放在最上面,揮揮手讓差役呈送給內閣。

此時,幾位內閣閣老正在商討政事,見了這份奏摺,俱是面面相覷。

嚴閣老每日只當值兩個時辰,恰巧今日還提前告了假,他們有理由認為,這是假借嚴世藩的名義,實則是嚴嵩的手筆。

再聯想到近日的流言,立時心中疑惑盡去。

難怪面對洶湧的流言,嚴黨一系的人不做過多辯解,反而任由流言越傳越廣。

甚至於,有的閣老不免心下猜測,有沒有一種可能,這則流言從一開始就是嚴家父子在自導自演?

為的,就是給李默設局,徹底清掃掉朝堂上的這最後一塊攔路石。

不敢細究,幾位閣老一番商議,決定索性上呈嘉靖帝御覽,以免捲入兩黨相爭的政治漩渦。

他們的年紀也不小了,可不想再把自己這把老骨頭再搭進去。

“變天了!”

有閣老下意識抬頭,只見滾滾黑雲,風雨欲來,空氣彷彿在四周凝結。

“有意思......”

剛煉了一爐仙丹的嘉靖帝正是神清氣爽之時,忽然內閣送來一份不曾票擬的奏摺,當即隨手從黃錦手中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