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右腿殘疾的女孩叫小玲,她似乎懂得要比福利院其他孩子的要多。
在得知楊錚要教他們下棋之後,她所展示出來的求知慾與勝負欲,都深深地打動了楊錚。
雖然他曾經在棋社裡見過不少有著勝負欲的孩子,但他也感覺到這些孩子絕對沒有小玲這般堅定。
她未來絕對會成為了不起的人!
或許也是因為心中有著這種感覺,楊錚對待她也要比對待其他孩子更嚴格。
她也似乎意識到了楊錚對她與對其他學生不同,因此她下棋也比其他孩子更加刻苦。
當然,她也在福利院裡有著對手。
那位對手正是左眼失明的那位小男孩,他的名字很好聽,叫封林玉,雖然他的棋力是其中最差的。
但他卻是一個永遠都不缺乏勇氣的小男子漢。
他會不停的挑戰每一個人,雖然每次結果都是以他失敗而告終。
可他卻越挫越勇,像是不在乎輸贏,根據楊錚的教學經驗來說。
封林玉絕對是一個自尊心極高的男孩子。
他也會不停詢問著楊錚,詢問楊錚像自己這樣瞎了一隻眼的人,能不能與健全人一起,成為職業棋手。
楊錚每次也不厭其煩的告訴他,可以。
他也跟封林玉還有其他孩子們說起過輪椅棋王的故事。在華夏棋類領域,不,應該說是在整個運動領域,華夏象棋其實也能算得上最包容的運動之一。
尤其在近幾十年中,有著太多太多身體殘疾的職業棋手,他們都憑著自己超乎常人的意志力與對成功的渴望。
在華夏棋壇上留下了獨屬於他們的痕跡。
而每次當楊錚說起輪椅棋王的故事時,這些孩子都會看著棋盤上的棋子,眼神中多了很多熱烈的渴望。
當然,楊錚也和他們說了職業棋壇裡的殘酷,為了體現職業棋壇的殘酷。
他不惜拿自己舉例,告訴這些孩子們,想要成為職業棋手並不容易。
不知不覺中,楊錚也在現實中有所改變,曾經的他是絕不會說出“很難”二字,他說的更多的還是努力會有收穫。
而現在的他,看著這群眼神裡充滿著希冀的孩子,他不知為何和他們說起殘忍。
或許他不想讓象棋成為他們唯一的出路,也或許,他不想讓他們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但這群孩子,卻在聽完了職業棋壇裡的殘酷後,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
他們看著楊錚,那一雙堅毅的眼神似乎再說,職業棋壇再殘酷,能有他們現在的生活殘酷嗎?
他們現在的生活的確殘酷,雖然他們現在的物質並不是很缺,但他們始終缺的是一個目標,一個人生的目標。
在這個資訊爆炸,網際網路便捷的時代,太多太多的孩子都過分早熟,尤其是他們這些身體有殘疾的孩子。
他們跟清楚自己未來人生大多都是從事著最基礎工作。
曾經他們之中也有人想當畫家,想當作家,想當老師,想當醫生,想從事很多很多“五彩繽紛”的職業。
但無論是學校老師,還是特殊機構的老師,他們言語,他們的課本,都在不經意間一次又一次戳破著他們的夢想。
而如今,象棋這個不看出生,也不看身體素質的運動,卻給了他們一個希望。
當然,他們也清楚自己的希望就像一個個肥皂泡,一碰就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