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親似乎也讀懂了他的想法。
他心滿意足的坐在沙發上,看著這個還不滿三十歲的兒子,他緩緩問出了一個問題。
那個問題正是,你認為的金錢是什麼?
這個問題,其實很俗,但也不俗。
因為,每個人都對著金錢有著不一樣的理解。
他沒有回答父親的問題。
因為他知道,父親只要問出這個問題,肯定會有一個正確的答案。
“金錢等於時間。”
這個答案,是理所當然,卻又是出乎意料。
因為除了極少數人,很少會有人會將金錢與時間劃上等號。
尤其是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金錢往往只會和“風口”“機遇”“努力”這些名詞劃上等號。
金錢等於時間,這個大概也就只是一些老一輩人,能夠說出來的“假大空”。
但象棋協會會長的眼睛卻異常堅定。
他似乎就在說,金錢絕對等於時間。
其實,他說的沒錯。
金錢就是時間。
不信,你問一個人什麼時候能掙夠一百萬的時候。
大部分普通人,都會用月工資年工資去換算自己掙到一百萬的時間。
就連世界首富,也曾用時間去換算過金錢的價值。
只不過,在網際網路時代。
很少人會想起金錢就等於時間。
因為很多企業家都刻意去隱瞞著這個事實,反而用機遇,風口去掩蓋這個事實。
但無論是機遇,風口,其實也也離不開“時間”。
遙想外賣,打車軟體的興起,其實也是根本上與“時間”二字脫不開關係。
再看看網店,聊天軟體的依賴,也其實離不開“時間”二字。
最後再看看越來越便利的社會,更其實可以證明“時間”和“金錢”的等號關係。
人只要想要便利,就離不開時間。
聊天軟體網店,打車,外賣,從根本上就是去節約使用者的“時間成本”。
遊戲,短影片,還有讓人上癮的電影電視劇,其實也是離不開時間二字。
至於原因,就是他們在利用“時間”。
而越來越聰明的資本家,也意識到這點,所以他們才會在當初用著996福報的歪門邪理,去約束員工,讓他們消耗自己的時間成本,去替資本家自己縮減掙到“100萬”的時間。
更有甚者,打著“消磨時間”的旗號,去讓無數人為他縮減時間成本,以此達到財富積累。
哪怕是現在經濟學家研究的市場,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時間”,只不過這種“時間”大多是為了取悅人的心理,生理才會出現的另類“時間”。
時間等於金錢,善用自己和別人的時間成本才能快速積累財富。
這是很多企業家,不願意告訴普通人的事實。
也是很多資本家能夠快速崛起,成為時代寵兒的真相。
象棋協會會長之所以願意說出這個被很多人忽略的事實,其實他也是再利用別人的時間。
而這個時間,正是臺下這些少年的時間。
也是整個“象棋”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