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院過年,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見識到許多特別新穎的東西。
最先感受到的就是書院過年的氛圍。
正門前又寬又長的兩幅大紅紙,上面墨色的大字寫那叫一個氣勢,“傾一腔熱血,育百代英才”的內容讓人看了也頓覺振奮。
書院裡面,每個教室的門前也都貼了大紅紙的對聯,比之桃符,這大紅色的紙張貼上去看著卻更顯喜慶,也更加醒目。遠遠望去,不斷有紅色映入眼簾,使得整個書院都好似變得喜氣洋洋。
再看那上面所寫,書法不同,字型不同,風態不同,算是各有春秋。而相同的是,每一幅上面的字都寫的極好,叫人忍不住道一聲“好字”!
等細看內容,又是一番吃驚。
“厚德立身博學正業;堅毅篤志精術敦行。”
“覽前賢思己任鐵杵磨針只求前程似錦;念親情感師恩懸樑刺股但願無愧我心。”
“臥虎藏龍地豪氣干雲秣馬礪兵鋒芒盡露;披星戴月時書香盈耳含英咀華學業必成。”……
那上面的內容,無不令人看過之後,心生振奮,心生豪邁,心生進取之念,心生拼搏之力。
然後見到的自然是吃食上的東西。
“偃月混沌”這玩意早就有了,可在這兒的吃法卻有好幾種,裡面的餡兒也都不一樣,煮著,蒸著,煎著,各有風味。
更別提那一桌桌玲琅滿目的各種佳餚。
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則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乃為“分歲”;而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便是“守歲”。
書院裡的年夜飯,一擺就擺了數十桌,看上去蔚為壯觀。一頓年夜飯從掌燈時分開始,慢慢吃,慢慢說笑,學子們競相給諸位先生敬茶,先生們也是高興的合不攏嘴。年夜飯要慢慢吃,一直吃到深夜方才能夠結束。
當然,最好不在吃食,而在熱鬧。
初一得早起。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的約定俗成,倘若初一不早起,那麼田坎就會塌掉。
所以大年初一,一大早的,書院裡面又已經滿是人了。
大過年的,哪怕是平日裡再怎麼喜歡清靜的人,也還是希望能把年過的熱鬧些,火紅些,高興些,來年才能有個好的開始。
書院正是個熱鬧非凡的地方。
因為書院的學子大都沒有回家,這些學子們外出求學、遊學,幾年不返家也是平常的事情,太遠了,還沒能趕回去,一個月的時間就過去了,所以這些學子們都選擇留在書院過年,這也是為什麼書院的學子沒有給一個月的假期投票。
為了不讓這些學子們覺得冷落,夏鴻升特意安排了諸多過年的活動,眾學子在一起耍耍鬧鬧的,十分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