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7章 李世民的考慮

月明星稀,烏鵲卻還沒到南飛的時候。皇宮裡面已經是一片岑寂,唯有開始變得有些悶熱的夜風穿過窗稜,輕輕拂動桌上的書頁。

幾盞煤油燈還亮著,照亮了桌面上鋪開的一大張絹布。

桌旁的人雙手撐著桌面,低著頭,兩眼盯著桌面上的那一大張絹布,來回看看。

忽而,映上桌面的光又亮了許多,盯著那張絹布的人猛一回頭,卻見一個溫婉的女子舉著馬燈,不知何時站到了他的身後。

“陛下,夜深了,您怎麼又起來了?”身後的人提燈問道。

“觀音婢,朕睡不著啊!”撐著桌面盯著那張絹布出神的人正是大唐的皇帝,李世民。此刻他面前鋪開放著的那一張絹布,正是一張世界地圖。

“觀音婢,你看,這天下居然如此之大,而大唐竟然如此之小。”李世民指著那張地圖,對長孫皇后說道:“你看,咱們大唐才這麼一塊兒。”

“這是……”長孫皇后驚奇看著那一張地圖,睜大了眼睛,看著李世民在那上面用手指點著的那一塊。

“這一片就是大唐。”李世民給她解釋道:“這是夏鴻升給朕的一張地圖,是這整個天下的模樣。這裡是大唐,這裡是遼東,這一小塊是高句麗,挨著的是百濟,百濟下面這麼點兒就是新羅。隔著一道海峽,這幾個島就是倭國。往下來,這是咱們大唐沿海的海岸。這兒,這兒就是林邑國。”

“這……咱們大唐,就這麼小?”長孫皇后很是吃驚:“這些個小國就更小了,怕是巴掌大也沒有。”

“呵呵,觀音婢,你知道那些胡人的商隊,還有大唐西行的商隊,都經過哪裡,又到了哪裡麼?”李世民笑著問道。

“妾身不知道。”長孫皇后搖了搖頭:“妾身只知道一路往西,去的很遠,一來一回,只怕得年餘。”

李世民點了點頭,然後在地圖上比劃了起來:“你看,這裡是大唐的隴右道,他們西出陽關,途徑西域諸國,也就是這一片。然後又繼續往西邊,這裡就是波斯,然後繼續往西,這裡。這裡叫東羅馬帝國,也就是咱們說的大秦。這個大秦是一個如同咱們大唐一樣的大國,這一大片都是他的領土。這裡就是西行商隊的終點。他們在這裡將貨物賣給大秦的商人,然後大秦的商人繼續將那些貨物往更西邊賣。”

“陛下,那這裡呢?”長孫皇后的手指往下,指向了那一塊巨大的,面積要比大唐大的多的陸地,問道。

“那裡是無主之地,那裡十分炎熱,雨水也十分多,又熱又溼。那裡的人面板是黑顏色的,頭髮短而捲曲,嘴唇很厚,比崑崙奴還要黑。有一些面板十分黑的崑崙奴,就是波斯人從那裡帶來的。身體十分強壯,力氣很大,耐力也很強。”李世民說道:“這些都是夏鴻升告訴朕的,也不知道他是如何知道那裡的情況的。”

“那這裡呢?”長孫皇后又指著另一邊問道:“這看上去像連在一起的。”

“不錯,那裡也是無主之地。”李世民講道:“上面那一塊有許多耕地,下面那一塊有許多產量很高的糧食,是咱們大唐所沒有的。這裡的人又黃又黑,跟崑崙奴似的,據說是西南羗兵的後代。”

“羌人?這麼遠?!怎麼過去的?”長孫皇后大吃一驚,不由的問道。

“這裡。”李世民指著地圖上面的白令海峽,說道:“這裡的海峽,冬季這裡奇冷無比,海面上凍,兩邊的距離又不是很遠,他們就在冰上過去,到了那裡。”

“大半夜的,陛下怎的忽然想起來來看這東西了?”長孫皇后看看那地圖,又看看李世民,問道。

李世民轉頭看向了地圖,嘆了口氣,說道:“朕眼前這天下如此之大,豈不是上天給朕的大好河山?朕恨不得明日就能兵至遼東,收復了遼東,滅了高句麗,然後騰出手來,去看看上天給朕準備的這個天下!”

“陛下……”長孫皇后那一瞬間感受到了李世民身上強烈的自信和霸道,不由的心中一顫。

“陛下,高句麗如今並無對大唐的不敬之舉,陛下為何如此執著於高句麗?”長孫皇后平復了一下因為方才李世民那霸氣十足的樣子而劇烈跳動了幾下的心,問道:“陛下難道忘了……”

“朕如今,覺得楊廣攻打高句麗,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只不過,他沒有挑一個正確的時候,也沒有那份將才。”李世民擺了擺手,說道:“高句麗不除,日後必為大患。你看,高句麗佔據遼東之地,北邊還有如此大的地方,那裡的靺鞨部族,室韋國,驅度寐、夜叉國,都是茹毛飲血,不通教化的地方,倘若高句麗據之,則其勢絕不亞於突厥。徑直南下,其害又更甚於突厥矣。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

長孫皇后輕輕挽上了李世民,喚道:“陛下,妾身一介女流,不懂國家大事。不過,妾身覺得,陛下已經做的夠多,夠好了。陛下想要征伐高句麗,一定是手到擒來的。陛下您有天下最好的將士和謀臣,還有一個怪才在從旁輔佐,又何苦為此而睡不著覺?您有個好體魄,才是去看看這張地圖上的天下的本錢吶!”

李世民回過頭來,輕輕拍拍長孫皇后的手,說道:“觀音婢不要擔心,朕不是為了高句麗發愁。朕是在考慮一個問題。觀音婢不妨也替朕想想。”

“這……妾身女流之輩,不能干涉……”

“無妨。”李世民搖了搖頭,說道:“朕在想,夏鴻升一直想要去泉州,興辦海商。朕要不要準了他前去。”

長孫皇后想了想,問道:“那陛下之前為何不準?”

“因為朕現在的重心在遼東,在高句麗,而不在海上。”李世民說道:“不錯,眼下卻又不一樣。之前朕與夏鴻升商談高句麗的事情,他提出以水師為主,同時征伐高句麗、百濟和倭國三國,畢全功於一役。孝恭如今在琉球,若是派夏鴻升去了泉州,他可以同孝恭一起訓練水師。朕見過他訓練出來計程車卒,盡是精銳之士,他提出的訓練水師的辦法,朕估計效果亦會不亞於軍校生。另外,如今大唐需要積攢糧草,泉州離林邑國近,同林邑國有海船通商,朕也想讓他去泉州,便於操作,設法從林邑國弄來更多的糧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