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2章 成書《千金方》

日子在不知不覺間,周圍的人、事、物,以一種潛移默化般的姿態,在不知不著的過程裡面,也日益變化著。

直到某一天,你環顧四周,聆聽左右,再回想前後,才恍覺周遭的一切,連同自己的生活,都已經不知道何時何處的,已然大變模樣了。

而在那一刻之前,人們在這種潤物細無聲一般的變化之中,將這些變化,一點點的變成了自己的日常。

說的正是現如今。

清早起來,出門走走跑跑,能讓人真切的就覺得對身子有好處,對一天的心情也有好處。因此,成了當下的時興。剛開始,是覺得既然皇帝和大臣們都這麼做,肯定是好的,於是也學著做了。到後來,則是真得覺察到了自己身體在變好,於是就興起來,成了不少人的習慣了。

晨練回來,拐到西市頭喝碗豆漿,或者那叫胡辣湯的,羊肉湯的,不翻湯的種種湯品,吃些個包子生煎雞蛋灌餅之類的早點。也是不少人的習慣了。

天下美食出長安,長安絕味在涇陽。

這已經是一句傳遍了天南地北的話了。

夏鴻升本也沒有想到,他作為吃貨而帶來的種種東西,反而比他作為一個穿越者,作為一個大唐的科技先驅,所造成的影響更廣。

看來不愧是能夠將“吃”,吃成一種文化的偉大國度。

我愛這個國度啊!

夏鴻升喝了一口羊肉湯,頓時感到一股暖意順流而下,又由胃升起,蔓延到了四肢百骸,立刻渾身暖意。

冬天還就得喝羊湯啊!

夏鴻升一邊吃著早飯,一邊攤開了一張報紙。

一邊吃早飯,一邊看報紙的人,還有很多。

夏鴻升翻開報紙,翻到頭版下面。那裡有一篇文章,優美的楷書字型,印著四個大字來——縣官日記。

下面是整整齊齊的雋雋小楷,印著那文章的全貌。

夏鴻升將自己定位成一個普通的讀者,從這個角度看過去。那文章就是寫了一個朝中高官,被貶做了縣官之後的所見所聞,以及同他之前身為朝中高官的時候,對這些事情的不同之感受。裡面的對比,突顯了作為縣官的時候實際看到的情形,與在朝中身為高官時候設想的這種情形之間的對比。

這就是夏鴻升鋪墊。

夏鴻升會在報紙上面,每日釋出一篇縣官日記。在這些文章裡面,著重表現同一件事情上面,朝中高官的脫離實際的看法,和縣官眼中真正的經驗。如果兩者分開,就不過只是各自的眼光。可若是這朝中高官同縣官是同一個人,那麼就會形成強烈的對比。

對比越是強烈,就越能夠引發人們的思考。越能讓人注意到朝中高官脫離實際的現實問題。因此也就越能夠體現朝中高遠有過縣官經歷的重要性。以此,來作為鋪墊,引發人們對於這個問題的討論。

“這話說得不錯。”已經有人看完了報紙,開始評論了:“既不知民,如何治民?朝廷命官,為君而牧天下者,若是根本就沒有深入過民間,見識過百姓,又如何敢說他能夠治理天下之民?”

夏鴻升在旁邊笑了笑,樂於聽到這種言論。

見人們會因為這篇文章而交談看法,這就夠了。

夏鴻升喝完了碗中的最後一口湯,然後起身,離開了西市。

報紙上的鋪墊,需要時間來醞釀,也需要由淺到深,由輕到重。

夏鴻升又來長安,是有其他的事情。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