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泰及一眾學子的樣子,夏鴻升不禁有些期待。
李泰和這幫學子自從開始涉足蒸汽機的發明開始,就一直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也一直在這上面屢屢帶給夏鴻升驚喜。李泰幾人這麼興奮,難保不是蒸汽機上又有了甚子新的進步。
如今制約著大唐發展的最大阻礙,就是動力的不足。但凡需要大動力,唯有建立在河流邊,使用水力進行驅動。但是以水力驅動,首先得建廠在河流邊上,其次還需要很大的佔地面積來容納一系列傳動裝置,另外還需要不少的人手,且還收到河流自然條件的制約,比如河流水量的季節差別等影響,很容易造成生產的不穩定。
曙光是有的。
李泰和他的團隊一直在全身心的投入蒸汽機的研發之中,他們中多數人已經畢業,但是因為參與蒸汽機的研發,而一直留在書院。
在蒸汽機發明史上有著重大意義的紐科門機,現如今已經被李泰和他的團隊製造了出來。當然,名字被李泰起做了書院一號蒸汽機。
而今日李泰這些人跑過來,只怕是又有了進展。
故而夏鴻升立刻欣然意動,當即便想要過去看看。
匆忙交代了一聲,派了一個家丁在家門口等著,若是王玄策來,便說臨有要事,請他們稍等片刻。
然後便隨著李泰和那些學子們匆匆往書院而去了。
“青雀,你們又有甚子進展了?”夏鴻升問道。
“這回做出的東西,比上次那個有用處的多。”李泰很是神秘的對夏鴻升說道:“到時候用到你的煤礦上,保準你一天出礦量提升個十倍沒有問題!到時候記得請我吃飯!”
二人走了慢些,落後於其他人,是以李泰也不師尊來師尊去的了,二人成師徒之前,本是好友,夏鴻升也不喜歡太多客套。是以只有二人的時候,說話就隨便多了。
“怎麼,你做出了礦車?!”夏鴻升大吃一驚,這步子跨得是不是有些扯淡?
“那是啥?”李泰搖了搖頭:“我把之前的書院一號蒸汽機照你之前所說給改了改,上下做功改成了往復做功,得以驅動齒輪,做到了輪轉——這個不是主要的,這次主要的不在蒸汽機。”
“那在甚子?”夏鴻升好奇道。
李泰頗有得色,答道:“在於車輪和軌道!我做了一輛沒有馬的馬車,用蒸汽機來拉動!”
夏鴻升一驚,心頭一陣狂跳。
火車?!絕對不可能!書院一號蒸汽機就算是經過了改良,但是距離能夠用來做出蒸汽機車還是有許多技術難題的。絕對不可能啊。
夏鴻升心中吃驚,當下也不再多問,只是腳下加快了些速度。
李泰見夏鴻升加速,於是也腳下快了幾步,跟上了夏鴻升,頓了頓,又說道:“對了,我父親這些時日對地理極為感興趣,時常召見我與三哥為他講解,還問我要了一整套咱們書院的地理教材去看。”
夏鴻升本來聽之無意,不過轉頭看見李泰,猛然間想起來了一件事情。
於是夏鴻升腳步又稍慢了些,說道:“這是好事啊,你們父親對你們所學的知識感興趣,這很正常,跟我說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