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30章 貞觀帝師

城中百姓夾道歡呼,大唐將士高呼萬勝。

太極殿上,李世民走上御座,掃視群臣。

一聲宣號,夏鴻升率幾個將軍走入大殿。

“大食無禮,欺辱大唐。臣奉旨討伐,出萬里而擊之。所賴將士用命,上下一心,大食兵敗國除,特來繳令!”夏鴻升上前殿前,朗聲說道。

李世民自然是安撫一番,然後待大軍歸來,各行封賞。

大軍歸來之日,長安解除宵禁七日,開放皇城,全城大慶,以賀將士們萬里滅國之功。

“涇陽縣公、太子少師、冠軍大將軍夏鴻升,先有新法之功,後有萬里滅國之功,近有尋得數百良種之功,此皆為舉世之功業,當重賞之,擢鎮軍大將軍,加上柱國,進秦國公!夏鴻升教化大唐,以使大唐有今日之盛,賜稱帝師,以彰其教化之功。”

王德的聲音響徹太極殿,群臣一片驚歎。

鎮軍大將軍,上柱國都在意料之內。進封國公也在意料當中。

卻不曾想竟是秦國公!

大唐封過的國公、王爺都不少,可這封在了秦國的,大唐到如今卻只有過一位,便是那太極殿御座上面坐著的那位——曾經的秦王、天策將軍,如今的大唐皇帝李世民!

更別說還賜稱帝師!

帝師之意義,一是帝王之師,便如廣成子乃是黃帝的帝師。二是古星名,曰帝師星。三是一國之宗教的最高領袖,猶如國師。舍此之外,皇帝亦會敬贈智博功高德隆之臣,賜稱帝師,如明朝開國謀臣劉基就被賜稱帝師。卻是非同一般的殊榮。

“諸位莫驚。”李世民擺了擺手,說道:“諸位觀如今之大唐,較武德年間之大唐,無論各個方面,都大有不同。朕觀這些不同,往往都令大唐往更好處而去,此難道不是夏鴻升之教化功勞?大唐從他身上學到許多,朕,也從他身上學到許多。賜稱帝師,名正言順。從貞觀元年的製鹽之法,到如今的數百種良種;從軍校,到如今之義務教育;從四民並舉,到新法推行;從馬掌馬刀,到軍機坊如今的驚世之兵;從水泥道,到如今的火車鐵路,蒸汽機船……朕思索良久,竟想不出來,大唐的哪一樣東西,沒有因夏鴻升而變得更好。反觀夏鴻升,卻又何時將這當作功勞過?諸位說,此等之人,如何不能賜稱帝師?!王德!”

王德躬身一禮,然後手中一拂,從袖中掏出一卷絹紙來,上前幾步走到御座的臺階前。

“朕思索良久,覺得舍此之外,再無法彰其教化天下之功了。”李世民說道。

朝中百官舉目望去,只見王德雙手一抖,將那捲絹紙一展而開。

隨著那一紙絹帛慢慢展開,四個李世民親筆書寫的,蒼勁有力的大字,展現在了文武百官的眼前——

貞觀帝師!

貞觀帝師!這四個字猶如一記重錘,用力砸在了夏鴻升的心上。砸得他靈魂巨震,一瞬間鼻子發酸,眼中發燙。

所有付出的心酸,這一刻都得到了理解和寬慰。

李承乾和李泰走上前去,對李世民躬身行了一禮,然後從王德手中接過了那張絹紙,各自握住兩端,將它帶到了夏鴻升的面前。

“師尊。”李承乾喚道。

夏鴻升深吸了一口氣,伸出有些顫抖的手,從他們二人手中,接過了那一紙黃絹。

這一次,沒有人再出來進言,說給夏鴻升的封賞太重了。

“臣必不負陛下,不負大唐!”夏鴻升收下那四個字,鄭重的說道。

朝會結束,李世民留下了夏鴻升,翁婿二人一起吃了頓飯,誰都沒有提及朝堂上的一幕。但面對面坐在那裡,誰都懂得彼此的意思。

“賢婿這些時日不必上朝,好生歇息歇息!”李世民開口說道。

“不瞞岳父大人,小婿還真是挺累。”夏鴻升答道:“小婿關心那些種子,這些時日,便去照看那些種子,也算是休閒一番。”

“劉仁軌還在長安,朕明日派人讓他過去。”李世民笑道:“這些種子,當真有賢婿描述那般神奇?”

“給小婿兩年時間,岳父大人便可知道了。”夏鴻升笑道:“那些種子若推廣開來,大唐百姓日後的飲食將會空前豐富,糧食,日後或可將不會再成為大唐的桎梏了。”

“好!”李世民興奮的道:“朕也會常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