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李泰做出來了蒸汽機車,又進行了短途實驗,那夏鴻升自然得去看看。
吃罷午飯,囑咐了家丁看好那些正在曬乾的牛乳,夏鴻升自己就隨著李泰三人出了門,乘著馬車往長安城的方向過去了。
“青雀,你試過載人載物了麼?”馬車一邊行進,車廂裡面,夏鴻升則開口問道。
李泰點了點頭:“試了。載過五百來人,拉石頭拉得有十萬斤!”
夏鴻升嚇了一跳:“……呃,青雀,你圈了多少地?修了多長?”
“長安遠郊的一處皇家獵場。”李泰說道:“從這頭修到那頭。”
靠,怪不得這貨敢有底氣讓夏鴻升修長安到洛陽的鐵軌,這麼試出來,基本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了吧。皇家獵場的這頭到那頭,不濟事也得七八十公里啊!
“時速呢?”夏鴻升又問道。
“空車的時候,一個時辰能跑五六十公里。”李泰答道:“若是滿載,就慢了。一個時辰能跑個一二十公里。”
空車一個時辰跑六十公里,一個時辰是兩個小時,也就是說空車時速能夠達到三十公里,滿載時速能夠達到十公里。
夏鴻升有點兒吃驚,這相當可以了啊!
據說歷史上的火車剛發明出來的時候,還沒馬跑得快,滿載的時候,也就比人略微快那麼一點兒。
“這還是剛開始,蒸汽機車的設計還有不少可以改進的地方。”李泰說道:“隨著改進,速度會進一步提高,載重也會進一步提高的。”
夏鴻升點了點頭,說道:“若真是要修長途鐵路,裡面還涉及一些其他的東西。比方說行駛多久,多遠,要補充一次煤和水,就得在相應的地方修補給站。從火車出發,多久可以達到最大速度,從開始減速,多久才能正好徹底停下來,這些東西都要算好。還有一些不是固定的資料,需要開車的人依照當時的情況實時進行計算,比方說前方有個補充煤和水的補給站,要正好在補給站停下來,按照當前的煤量,當時的速度,得提前多久,提前多少距離就要減煤,減速。”
“升哥兒放心,這些我們都想到了。”李泰點了點頭,說道:“自然是方方面面都準備萬全之後,才敢請升哥兒修路啊!”
“那便好。”夏鴻升笑了起來:“青雀是已經可以獨當一面的科研領軍人物了啊!”
“多虧師尊的教誨。”李泰說道:“若非幼時有幸遇到師尊,恐怕泰如今還只是一個無所事事,沒有目標也沒有價值的紈絝皇子而已。”
夏鴻升笑了笑,又道:“既如此,你可願意幫為師做些事情?”
“但憑師尊吩咐。”李泰聽夏鴻升自稱為師,便知道夏鴻升這是有正事要說,當即坐正了身子,行了一禮,說道。
其他二人,也是坐直了身子,細聽起來。
“涇陽書院開辦到如今,過去今年就有七年了。”夏鴻升說道:“為師向陛下奏請普及教育之事,如今已經有幾十個試點縣,且都有了很不錯的成效。時機已到,為師準備對書院進行改革了。不僅是書院,還有因書院而生的教育體系。”
“什麼?!”三人俱都是一驚,瞪大了眼睛看著夏鴻升:“若是如此,那師尊豈不是要開罪……”
“此事成與不成,過去之後為師恐怕都要遠離朝堂一段時間了。”夏鴻升說道:“正好便有時間去修鐵路。”
“這……”李承乾皺了皺眉頭,說道:“這件事情牽扯到所有士族的利益,恐怕阻力極大。師尊還是先同父皇商議。若是能說通父皇……會好辦許多!”
“父皇也好……”李恪沉聲說道:“提早有所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