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歷史上的徐惠是在李世民死後哀慕成疾,不肯服藥而死的,應該不是先天的身體虛弱。
夏鴻升眼珠一轉,說道:“不如你們也鍛鍊身體吧,我也教給你們,你們回去教給徐伯伯、徐叔叔和嬸嬸們,若是能夠做到天天堅持,不說能長命百歲,可延年益壽是肯定的。”
讓徐惠開始鍛鍊身體,不僅對她自己有好處,而且,李麗質是徐惠的閨蜜,若是徐惠有了鍛鍊的習慣,說不定能帶動李麗質一起鍛鍊身體。
“好啊!”聽說夏鴻升要教她東西,徐惠的眼中頓時就明亮了起來,臉上露出了一個驚喜的明豔笑容來,看得夏鴻升突然臉上一熱,趕緊轉過了頭去。
夏鴻升的嫂嫂將夏鴻升的表現看在眼裡,眼睛來回看看,也燦爛的笑了起來。
李老二和房玄齡做事的效率極高,第二天一早,草擬的詔書就在寫好了。
夏鴻升和段瓚二人重又被召入了宮中,李世民的御書房裡面,除了夏鴻升和段瓚之外,就是那幾個文武大佬了。
夏鴻升這種場合已經習慣了,可短段瓚還是頭一次跟這幾個李世民的心腹大佬在一起秘奏,尤其是裡面還有他老爹,是以段瓚十分激動。
“自陛下讓我與段都尉負責操持朔方之事以來,我們就一直在蒐集朔方的情報,包括訓練特種戰隊等等,最初全都是為了朔方之事。”夏鴻升向御書房中的一眾大佬說道:“如今,總算是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具體的情況,因為是段都尉掌握著第一手情報,所以就由段都尉來講解給諸位大人。”
說著,夏鴻升回頭看了看段瓚,給他使了個眼色。
段瓚感激的看了看夏鴻升,然後朝前一步,躬身施禮後,便將關於他們二人對朔方梁師都所進行的一系列滲透和輿論、心理攻勢,逐一向那些大佬們做了一個詳細的說明。
“……李正寶此人,乃是梁師都手下頗為有名的將領,且在梁師都軍中很有威望。若是李正寶能夠歸降,就可以極大的動搖朔方軍心,甚至是引發那些將領集體來降。”段瓚清晰明瞭,有理有據的講道:“李正寶如今已經鬆了口來,答應倘若陛下能夠派使者帶著一紙詔書前去肯定了在他歸降之後不會追究他極其家族的罪責,仍舊能夠在留用軍中的話,他就立刻帶著幾名交好將領共同歸降。”
說完之後,段瓚再次施了一禮,重又站了回去。
段志玄站在前面,臉上略帶驕傲的看著自己的兒子,平常總是一副嚴肅的臉上,此刻也露出了一絲笑意來,捋著鬍鬚對段瓚直點頭。
“情況就是這樣,諸位已經知道了。”李世民開口說道:“若是此事成,則朔方可定,若是不成,那就只能大軍壓境了。如今,勸降的詔書已經擬好,還需一位代表朕前去招降的使者。李正寶其人雖地位不甚多高,然則卻意義重大。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李正寶就是那朔方的蟻穴,故而朕有意令莒國公往夏州走一趟,招降朔方眾將,諸卿以為如何?”
李世民口中的莒國公就是唐儉,這可是一個牛人。當初唐儉被劉武周抓起來關緊了大牢裡面,還能套出來獨孤懷恩准備謀反李淵的事情,然後在獄中想辦法派人前去跟李淵通風報信,在李淵前去獨孤懷恩那裡的半路上追上李淵告訴給了他,李淵這才逃過一劫。
歷史上關於這位牛人的事情還有許多,是一個口才和運氣都極好的人。要是放在戰國,絕對就是一蘇秦張儀一般的人物。
說起來,當初讓王玄策來找唐儉學習縱橫術,不知道王玄策有沒有這個運氣讓唐儉看中啊。
夏鴻升想起來了那個鸞州書院裡的同窗,不知道他有沒有成功拜入唐儉門下。
“陛下,臣以為不妥。”一個聲音傳來,夏鴻升抬眼看過去,就見是李世積走了出來,說道:“唐大人的名號,許多人都知道,梁師都手下的人不會不知道唐大人是何許人也。唐大人到夏州,就算是再秘密前去,到了夏州之後也總要暴露的,梁師都一看唐大人親臨夏州,定然就知道唐大人要做什麼事情了。畢竟,唐大人善於說服的名聲在外,所以一定會嚴加防範。故而,臣以為派唐大人去不妥。臣以為,該派去一個同樣善於說服,且又不會過多的引起梁師都的警惕的人前去,明面上並不暴露出什麼意圖,就算是梁師都知道了,也不會過於緊張,而暗地裡,卻可實行那招降之事。”
李世民沉思了一下,然後問道:“那李卿認為當派何人前去更為妥當?”
李世積笑了起來,說道:“附和臣方才所言之條件的,還能有誰呢?臣舉薦折衝都尉夏鴻升為招降使者,前往夏州招降梁師都手下將領!理由有二:其一,便是臣方才所言,夏都尉口舌之利在座周知,且便是讓梁師都知道了夏都尉前去夏州,卻也不知道是何等樣人,有什麼本事,不會過於警惕。其二,夏都尉一力負責操持朔州之事,沒有人比夏都尉更加清楚那裡的情況了,到了夏州之後,夏都尉也更好隨機應變,有所應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