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1章 再遭雷擊

瓢潑的大雨斷斷續續的,下了一個晚上。直到夏鴻升早早起來準備去朝會點卯的時候,也只是恰好在路上稍微小了一些,才剛到了朱雀門,就又開始電閃雷鳴起來了。

宮裡的黃門魚貫而出,撐著傘接住了朝臣,送入了太極殿之中。

上朝了,李世民坐在御座上面,淡聲問道:“今日朝會,眾卿可有事要奏?”

“陛下,自去歲以來,天下大旱,今年又發了蝗災。雖然如今都過去了,可難保以後不會再發生此類災害。而一旦發生災害,首先在於良田遭毀,良田毀而百姓無收,百姓無收,無糧草可用,則民心易亂。”戶部尚書越眾而出,向李世民躬身施禮,說道:“百姓無糧,勢必慌亂,為了活口,只得成為流民。故而,臣奏請陛下在各州縣之地廣置義倉,使農戶每年捐出少許糧食,由州縣衙門集中管理,以作災年賑災之用。”

李世民點了點頭:“朕記得前隋開皇年間,隋文帝令各地廣置義倉,由民間捐獻糧食放於義倉之中,以備災年不時之需。此策不錯,諸卿以為如何?”

“廣置義倉,可將豐年剩餘的糧食存下,於朝廷來說,有了無數儲備糧食,賑災之時便可更加迅速,安撫百姓。於百姓來說,豐年的時候一人捐出一斗來,少了少捐,多了多捐些,負擔又不會大。此策可行,臣附議。”房玄齡出列對李世民躬身行禮之後說道。

隨後,杜如晦,長孫無忌,高士廉等人也都出來附議,李世民於是便答應了下來,讓房玄齡匯通戶部官員拿捏出一個章程來。

接著又有幾個大臣上奏了事情,一一討論處理了,一如平常的一次朝會。

“好了,既然諸卿已經無事,那這就散朝吧。”李世民掃視了一圈下面的大臣,說道。

王德點了點頭,朝前走了幾步,正欲開口,卻忽然聽見一個聲音從下面傳來,說道:“陛下且慢,老臣有事要奏!”

王德看看李世民,然後退了回去,李世民抬眼往下看了看:“宋國公有何事要奏?”

“陛下,昨日老臣蹭去拜見了太上皇,聽說掖庭宮裡有房屋遭了雷擊,老臣特意去看了看,發現果然有兩座樓宇燒的塌了。陛下,皇宮之中乃是聖人居所,遭了雷擊,恐怕不是好徵兆。臣昨日得知以後就去了躺太史局,找了司天監問了此事,司天監說並無徵兆,只是意外而已。老臣不信,無緣無故豈會有天雷降於皇宮?故而臣請陛下重視此事,命太史局好生觀察,切不可大意,以免漏掉了什麼徵兆。”

說話的人是蕭瑀,原先是戶部尚書,不過後來李淵成了太上皇之後就不是了,被李世民升了官,做了尚書僕射,他對大唐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可誰也沒料到今天會是他提出了雷擊的事情。

李世民顯然十分意外,估計這會兒心裡正後悔當日晚上怎麼沒有把蕭瑀叫過去也統一一下口風。

那日裡晚間被李世民召見過的幾人停了蕭瑀的話,也都是臉色微微一變,心中暗道不好。

夏鴻升趕緊往後面看過去,瞅向了幾個同世族走的很近的官員。果不其然,就見其面露喜色。

這人的官職算不得十分高,他們就是世族養在朝堂裡面的一條狗。朝堂上面他們的身份不高,說話就不是那麼隨意了。沒有個人領頭,誰也不敢自己站出來說。可這一下無論蕭瑀是誤打誤撞,還是有心彈劾,都是替他們開了個頭,有蕭瑀在前面,這些人就可以順著往下說了。

當即就立刻有人從佇列中走了出來,躬身行禮之後說道:“陛下,君王受命於天,能與上蒼同類相通,相互感應。上蒼能干預人事,人亦能感應上天。天子若是違背了天意,上天就會出現災異進行譴責和警告。如今皇宮之中遭天雷之火,必然是上天降下的警示。陛下宜反省自身,百官亦需時時自省才是!”

“君王失德,然後天降徵兆,自去歲以來關內大旱,幾乎顆粒無收,今年又鬧了蝗災,這些本都是上蒼給陛下的警示,陛下卻不放在眼裡,甚至於吞蝗神入腹,這才招致了上天降下天雷以示懲戒。還請陛下虔心祭祀,下罪己……”

“住口!”長孫無忌高喝一聲,打斷了那人的話,出列說道:“不過是一場意外而已,爾等怎的如此糊塗?!陛下自登基以來,無時無刻不為民著想,令百姓休養生息。去歲大旱,陛下親自祈雨,今年蝗災,陛下又心念百姓之苦,不顧自身安危,送蝗神入腹,請蝗神噬咬陛下的心肝來替百姓消災。若非是陛下此舉感動上蒼,那蝗災如何肯輕易褪去?此番蝗災如此嚴重,然其影響卻遠遠小於前朝的災害,難道爾等的眼睛是瞎的,看不到麼?!陛下,此人信口雌黃,汙衊陛下,惑亂朝臣,臣請重責之!”

“長孫大人此言不妥!……”有一個人跳將了出來,同長孫無忌吵到了一塊兒。

朝堂上面如同炸開了鍋,在長孫無忌之後,那天夜裡被李世民召見過的人也都陸續站了出來,而認為皇帝失德,需要下罪己詔的人也一個個跳了出來,大都是與世族有著密切聯絡的官員,其中不少都是世族出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