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袁冬初的心思都在湯汁鮮美的水餃上,一時沒明白她老爸說的是哪位。
“後面衚衕的巧珍啊。”袁長河說道。
“哦。”袁冬初表示知道了,繼續專心對付餃子,把飄著油花的誘人湯汁吸入口中,口中每一顆味蕾都在歡喜的跳躍……好享受啊。
她以為袁長河又會暗自傷懷:她家女兒被父母帶累,到現在還沒有人家來提親。對於這種情感,她實在無法感同身受,只好暫且放一邊了。
哪知袁長河只是語帶遺憾的說道:“康家打算舉家搬到縣城住了。”
“啊?”袁冬初停了夾餃子的手,好奇問道,“爹您也想去縣城住?”
這容易啊,有她這個外掛在,搬去縣城住那還是事兒嗎?早晚的事,而且她敢保證,絕不會太晚。
問題是,以她對袁長河的瞭解,袁長河不是那種動不動就羨慕別家好日子的人,更不會因此惆悵。有那時間,還不如為女兒沒著落的婆家發愁來的實在。
果然,袁長河嘆息一聲,往自己碗裡夾了個餃子,一邊搖頭道:“康家一大家子人,搬家要好多趟。我本想這幾日就和張大戶辭工,若能把康家搬家的活兒攬給張大戶,也算是對老東家盡一份心。結果連家女娃說,她公婆已經說好了船家,定金都交了。”
說著話,繼續惋惜的搖頭。
“這沒辦法,誰讓咱知道的晚了。”袁冬初勸慰。
不過,照著她穿來之後,每次見到連巧珍的感覺,如果康家搬家的事兒是連巧珍做主,就算沒找到船家,估計連巧珍也不會僱用袁長河。
為了轉移袁長河的注意力,袁冬初問道:“連家嬸子一直誇讚康豪多麼多麼有出息,看起來是真的了?能舉家搬到縣城,縣城應該已經有了足以養活一大家子人的生計,不簡單啊。”
袁長河只是遺憾沒替張大戶攬到活兒,並不糾結其它。
聽到袁冬初問話,立即轉移了話題:“難怪秦家當初會看上連家閨女,這閨女著實是個有福澤的。康豪和巧珍定親之後,康家的日子一天好過一天。聽說,康家在縣城置辦了生意,康豪給了縣衙捕頭和師爺各半份乾股,在縣城開了兩家點心鋪子,生意紅火的很呢。”
“點心鋪子?”袁冬初停下咀嚼,袁長河的話讓她想起鎮子上兩家點心鋪子,還有從縣裡學來的點心做法。
“是做多種酥餅和雞蛋鬆糕的點心鋪子嗎?咱們鎮上那兩家就有這樣的點心,說是從縣城學來的。”她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事兒就有點兒耐人尋味了。
袁長河怔了怔,答道:“縣城倒是有兩家賣新式樣點心的鋪子,至於是不是康家開的,那就不知道了。咱也沒光顧過啊。”
袁冬初不由得皺了皺眉,想到連巧珍不走尋常路的行徑,不會是這個人有什麼問題吧?
袁冬初自己就是離奇現象的親歷者,由不得她不往離奇的方面想。
所謂酥餅倒也罷了,雖然和她現代吃的各種花式糕點有相像之處,但作為華夏的本土糕點,提早開發出來也是有可能的。
但若是蛋糕的話,卻著實有些稀奇。那東西終究是舶來品,現在這個時代,完全沒有實現舶來的機會,哪來的那種東西?
難道也是穿越?
如果這樣,具有現代意識的穿越女,有自己的性格和主見,也有自己心儀的人。然後奮力抗拒包辦婚姻、爭取自己所愛,最後得償所願?
似乎很能說得過去。
“怎麼了?”袁長河見袁冬初皺眉,以為她想到什麼嚴重的事,忙問道。
“沒事,我覺著,如果那兩家點心鋪子真是康家開的,就算巧珍有福運,康家人也著實能幹,居然能想出那樣新奇的點心。”袁冬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