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的準備期,袁長河並沒放下他的中人事務,顧天成也依然和一干兄弟扛活兒做事。
即使這樣,袁長河和顧天成要合夥買船做河運,也被一些人知曉。
之前,袁長河的女兒賣野菜被顧天成的人庇護,就讓很多人各種猜測。
這時有了這個爆料,很多事情似乎就容易解釋了。
解釋是有了,但買船呢?構建河執行呢?
這都是要拿銀子說話的!
大家都是在運河討生活的,就算收入有多少之分。
但暴富這種事,卻不是靠循規蹈矩的做中人行、或者帶著一幫人扛活兒能達到的。
袁長河和顧天成卻要合夥買船、做河上貨運了,需要的銀子……來處好像呼之欲出了啊……
想想這幾個月,輾轉在附近各個碼頭,獨家兜售野菜的那三個女娃,是袁長河閨女挑頭的呢。
果真是賣野菜賺了大錢?
可那是野菜好不好?
眾人都有吐血的衝動,祖祖輩輩吃了多少年,他們對野菜的認知就是難以下嚥,用野菜果腹都是閉著眼睛吃的!
可袁長河家妮子,就能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靠賣野菜積攢下買船的銀子?這不科學啊……嗯嗯,是不合理,很不合理!
各種人大跌下巴,各種人揪頭髮想不通,各種人眼睛發紅……
但事實就是這樣,在各種人的羨慕嫉妒恨,還有各種不解猜測中,袁長河、顧天成、還有秦向儒,帶著袁冬初,登上了去往通州的一條大船。
此去還有秦向儒同行,這事兒,袁冬初也是出發的前一天才知道。
據秦向儒說,他想看看通州的船廠是什麼樣的。他還想坐一趟大型貨船,以船家的眼光,看看船隻在河上執行對於水文的影響。
他想從這些方面入手,計劃為船隊做更多事務,也為了讓自己在未來船隊更有用些。
他們這次搭乘的就是一艘大型躉船。
尋常貨船上,總會有不少臨時搭乘的散客。
袁長河幾人的銀子還有大用,很是吃緊,當然沒機會包下兩個艙房那麼奢侈。
而且,這種船是貨運為主,也沒那許多艙房給臨時客人居住。
於是,袁冬初是和幾個女客合住一個艙房。袁長河三人,則是和另外幾個男客擠一起。
去往通州的路程是上游去往下游,行船比較快,大約兩天多點就能到達。
乘船這幾天,白天時,袁冬初都是和袁長河三人一處,一般是在甲板上閒話,順便說說他們船執行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在談天過程中,袁冬初多數時候都會聽秦向儒和顧天成跟那兒弔書袋,屢屢提起《水經注》和《龍江廠志》。
從書名上琢磨意思,《龍江廠志》很是猜不出名堂。
但聽顧天成稍一解釋,袁冬初便也知道了,這是關於造船技術的書籍。